词条 | 哈哈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哈哈腔又名喝喝腔。戏曲剧种。流行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北省东南部。清乾隆年间已在北京城内流行。150余年前,此剧种由河北省盐山县传入山东境内的乐陵、无棣、阳信、沾化等地,和当地语言相结合,形成所谓“东调”。流行于河北省清苑、沧州的支派,称为“西调”。有传统剧目120余出,流行最广的是《双灯记》、《李香莲卖画》等。也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如《小过年》、《摔纺车》等。伴奏乐器以四胡或板胡为主,配以二胡、三弦、月琴。板式分为头板、二板、三板、四板,并有柳子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