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朝柔远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朝柔远记近代外交史著。又名《国朝通商始末记》。二十卷。清王之春著。王之春(1842—?),字爵堂。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光绪五年(1879)游历日本,二十年出使日本。曾任浙江、广东按察使,后迁湖北布政使、四川布政使、山西巡抚和安徽巡抚。二十八年任广西巡抚,主张出让广西矿产权利,“借法款、法兵”镇压广西人民起义,激起国内拒法运动。次年被解职。王之春以洋务派官僚身份,著有《防海纪略》、《谈瀛录》、《使俄草》、《椒生随笔》等。 国朝柔远记二十卷。清王之春(1842—?)撰。王之春,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字爵棠,又作芍棠,为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后裔。青年时期投身幕府,曾随曾国藩、李鸿章等征战,累官至安徽巡抚、广西巡抚。著述甚富,有《防海纪略》、《谈瀛录》、《使俄草》、《国朝柔远记》、《椒生随笔》等。是书是据上谕、官书、奏疏、西人图志及诸家私著等有关材料编成,较全面地记述了光绪以前清代的中外关系。书前有彭玉麟、谭钧培、卫荣光、俞樾、李元度所作序及自序,俞樾序称此书“凡所以控御八荒,怀柔万国者皆在焉”。前十八卷为正编,以编年形式记述清代顺治元年 (1644年) 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对外交涉事及通商始末,并涉及清朝同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若干史事;附编二卷,卷十九为“蠡测卮言”,记述了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势力消长与西方势力之东侵,阐明时政方策,分13篇,即: 慎约议、联与国、广学校、精艺术、固边圉、修船政、兴矿利、防漏税、强兵力、练民团、禁贩奴、编教民、论鸦片。卷二十为 “寰瀛一览”,列有《沿海形势略》,《环海全图》、《沿海舆图》、《三岛 (台湾、澎湖、琼州)分图》等,图后附说,概要介绍地理形势、风俗人情及物力盈缺等。是书初刊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有广雅书局刻本。后有二十一年 (1895年) 上海宝善书局本、二十七年 (1901年) 上海日新社本和同年上海申昌社本等石印本,且更名为《国朝通商始末记》 (或 《中外通商始末记》、《各国通商始末记》、《通商始末记》)。1989年6月,中华书局将是书作为《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之一出版,由赵春晨点校,改书名为《清朝柔远记》,书后附有人名索引及域外地名今释。 国朝柔远记书名。清王之春编。光绪十七年(1891)初刊,二十一年上海宝善书局改名 《通商始末记》重印。20卷。系据清代上谕、摺片、中西著述等有关资料选编而成。卷1至卷18按年月记顺治元年 (1644) 至同治十三年(1874)清廷对外交涉之事。末2卷叙述英、法、美等国兴衰及资本主义列强东侵之事,并分篇论述订约、兴学、开矿、练团、禁烟、禁贩奴、固边强兵等对策。是研究清朝对外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 国朝柔远记书名。清末汪之春撰,凡20卷。编年体,所记自顺治元年 (1644) 至同治十三年(1874)间清朝外交史事。附编二卷,记述英、法等国侵华等事。其中分编论述议约、办学、开矿、禁烟等政策。列有 《环海总图》、《沿海舆图》、《三岛分图》及 《天下四海总图》,附有“图说”,述其地理形势、风土人情、满族皇室人物活动等。光绪十七年 (1891) 初刊,二十一年上海宝善书局石印本改名 《国朝通商始末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