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象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际象棋

起源于公元5世纪古印度。当时只有战车、象、骑兵和步兵4种棋子。15世纪末演变为现代象棋。现在加入国际象棋联合会的国家超过100个,而开展这项活动的国家则更多。国际象棋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相间的64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棋盘。浅颜色格称白格,深颜色格称黑格。棋子为立体,共32个,分别放在棋盘两方的小方格上,黑白两方对弈。各有一王、一后、双车、双象、双马、八兵。白方先走,然后双方轮流走子,以对方被“将死”为胜。如不能“将死”,或有长将, 一方无子可动,局面重复出现三次,均可根据规则判为和局。国际象棋选手的水平分为5个等级: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特级大师为最高级称号。
“国际象棋联合会”于192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现有会员协会109个。主要比赛有: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世界学生团体赛、世界青年团体赛、世界男女锦标赛和世界通迅锦标赛。从1956年起,国际象棋正式列为中国的体育项目。1957年我国首次举行国际象棋全国比赛。


国际象棋棋子图形

1965年,中国年轻的国际象棋优秀选手曾战胜了来访的苏联特级大师和象棋大师。1977年11月,中国棋手首次参加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获第2名。1978年,中国棋手第1次参加在阿根廷首都举行的第23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79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3届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中,中国队获得亚军。1980年中国选手刘文哲和梁金荣在马耳他举行的第4届国际象棋等级赛中,并列第3名,同获国际大师称号,成为中国第1批国际大师。此后,中国棋手戚惊萱、李祖年又被国际棋联批准为国际大师,刘适兰、安艳凤为女子国际大师。


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的摆法

国际象棋Guoji xiangqi

国际棋类游戏。相传起源于公元5世纪古印度,音译为“却图朗卡”。当时只有战车、象、骑兵和步兵4种棋子。7世纪传入阿拉伯,改名为“沙特拉兹”。15至16世纪传入欧洲,几经变革形成现制。现在加入国际象棋联合会的国家超过100个,而开展这项活动的国家则更多。国际象棋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相间的64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浅颜色格称白格,深颜色格称黑格。棋子为立体,共32个,分黑白两方,各有1王、1后、2车、2象、2马和8兵。各子走法不同,白方先走,然后双方轮流走子,以把对方将死为胜。如双方均不能将死,或有长将,一方无子可动,局面重复出现3次等情况,均可根据规则判为和局。
“国际象棋联合会”于192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现有会员协会109个。主要比赛有: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世界学生团体赛、世界青年团体赛,世界男女锦标赛和世界通讯锦标赛。从1956年起,国际象棋正式列为中国的体育项目。1957年,我国首次举行国际象棋全国比赛。1965年,中国年轻的国际象棋优秀选手曾战胜过来访的苏联特级大师和象棋大师。1977年11月,中国棋手首次参加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获第二名,1978年,中国棋手第一次参加在阿根廷首都举行的第23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1979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3届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中,中国队获得亚军。同年12月,梁金荣获新加坡圣诞节国际象棋邀请赛冠军。1980年,中国选手刘文哲和梁金荣在马耳他举行的第4届国际象棋等级赛中,并列第三名,同获国际大师称号,成为中国第一批国际大师。此后,中国棋手戚惊萱、李祖年、叶江川又被国际棋联批准为国际大师。刘适兰、安艳凤为女子国际大师。1991年,中国年轻的女棋手谢军在马尼拉经过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国际象棋世界女子冠军。国际象棋女子冠军赛创建于1927年,谢军的胜利打破了苏联女棋手对该项冠军41年的垄断,也改变了长达64年的女子国际象棋的格局。国际权威人士认为,女子国际象棋的“中国时代”将到来。1991年亚洲男子国际象棋锦标赛,中国男队蝉联冠军。

国际象棋

见“体育”中的“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

国际棋种。棋盘共64格,纵横各8,黑白相间。对局分黑白两方,各16枚立体棋子,为王、后各1,车、象、马各2,兵8,先后交替走子,各种子走法不同。将死或对方认输止,长将、一方无子可动、3次局面重复等情况判和。导源一说为古印度,一说为中国古代,后经波斯传入欧洲,15—16世纪形成现制。正式世界冠军赛始于1886年。国际象棋联合会1924年成立。中国1956年列为体育竞赛项目。世界性比赛有世界冠军赛、奥林匹克赛等。

国际象棋

为2人对局,模拟两国交战,双方用棋子表示王、后、车、象、马、兵,在代替战场的棋盘上厮杀拼搏,最终以“将(音jiang)死”对方而取胜的一种棋戏。该棋起源于2~4世纪古印度,当时只有车、马、象、兵4种棋。10世纪以后,经中亚和阿拉伯传到欧洲。先传到意大利,后到法国和西班牙,11世纪末遍及欧洲各国。15~16世纪,国际象棋定型成现在的模式。汉明帝时期(58~75年)中国与印度开始交往,隋唐之后两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着法类似,两种棋的车、马棋子走法相同,基本规则也相近,说明两棋渊源相通,在过去各自的发展历史中可能互有影响。“国际象棋联合会”于192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现有会员协会100多个。1865年,在伦敦举行首次国际象棋国际比赛。1927年,第1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在英国举行。1956年起,国际象棋被正式列为中国的体育项目。1957年,中国首次举行国际象棋全国比赛。1977年,中国棋手参加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1978年,中国棋手第1次参加在阿根廷举行的第23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都取得好成绩。1991年,在马尼拉举行的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冠军赛中,决战历时40天,共战15局,最终中国棋手谢军荣获世界冠军。1993年又在摩纳哥卫冕成功,蝉联世界冠军。

国际象棋

国际通行的棋种。已有2000年的历史。相传起源古印度的棋戏“恰图兰加”。6世纪传入波斯,再传入阿拉伯,演变为“沙特拉兹”。10世纪以后传入欧洲,几经变革,于15、16世纪国际象棋形成现在的形式和棋制。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有颜色深浅相间的64个方格,纵横8格。分黑、白两方对棋。在棋图上,通常上端为黑方,下端为白方,棋子双方分别有王、后各1,兵8,车、马、象各2,共16枚,各子走法不同。两人对局,先后交替走子,以把对方王“将死”为胜。如不能“将死”,或有“和将”、“长杀”,某方无子可动,局面重复出现三次以上等情况,均可根据规则判为和棋。国际象棋有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世界上有国际象棋联合会,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国际象棋

新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随古丝绸之路传入新疆。被新疆第三届民运会列为竞赛项目,穆斯塔法夺得此届运动会国际象棋冠军,并夺得新疆八运会行业系统组冠军。阿不力米提(交通)夺得新疆九运会行业系统组冠军。

国际象棋

棋类运动项目的一种,起源于古印度,7世纪传入阿拉伯,15~16世纪传入欧洲。兵种近似于中国象棋,双方分别执黑、白子,各有1王、1后、双车、双象、双马和8兵共16子,各子走法不同。棋盘黑白相间,纵横8格,共64个方格。双方依规则行棋,以把对方“将死”为胜,如不能“将死”或出现“长将”、“长杀”,某方无子可动,局面重复出现3次以上等情况,判为“和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