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城隍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城隍庙〕

城隍庙

城隍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宋秦少游的七世孙秦裕伯治国有方,颇具政迹,死后被朱元璋封为上海城隍神。旧时城隍庙为上海胜景,闻名遐迩。大殿高16米,宽12米,深21米, 翠瓦朱檐, 金碧辉煌。檐上匾额“城隍庙”三字为赵朴初所题。两侧有“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知鉴鬼神钦”的楹联。前殿供霍光塑像,中殿供城隍神秦裕伯,后殿为城隍奶奶寝宫。
今天的城隍庙于1926年重建, 殿高4.8丈, 深6.33丈, 钢筋水泥结构, 同时又彩椽画栋、 翠瓦朱檐, 规模大增。 抗战后, 为与新城隍庙 (原址在金陵西路连云路口)相区别, 故称老城隍庙。
老城隍庙艺术竞技馆, 内有斗鸡表演、 杂技表演及霹雳书法等 “中华一绝” 的民俗艺术。
地址: 黄浦区邑城路1号 邮编: 200002
电话: 86-21-63868649


城隍庙

集财神庙、城隍庙、灶君庙于一体的寺庙,属道教题材,整个庙群坐北向南,总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四进院落,寺庙标志性建筑为高大的木结构牌楼,上书“城隍庙”,为著名书法家赵望进所书。庙内有土地堂、十八层地狱、城隍殿等殿堂,这种结构配置完全合乎明清两代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和生活规律,而如此规制完整,规模宏伟壮观,诸神同受香火的城隍庙迄今全国罕见,仅此一处。每年6月9日举办“平遥古城国际旅游节”。

城隍庙

位于市区东大街中段。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明、清重修。庙宇占地6000平方米,由山门、钟鼓楼、玄鉴楼、主殿、配殿、后殿及东西廊房等主要建筑组成。院落整齐,保存较为完好。主殿歇山式。殿前玄鉴楼,三层四檐歇山式,高25米,底层四周围廊环抱,腰部设平座勾栏。背面有酬神乐楼,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彩壁,壁上饰有麒麟奔驰图,形象生动,神态逼真。


城隍庙

位于市内东大街北隅。创建于元代,明清时重修扩建,是元、明、清三代建筑荟萃一处的古建筑群。现存九龙照壁、山门、重楼、戏台、献亭、正殿、寝宫,以及耳殿、配殿、夹殿、廊庑等建筑,是市内名胜之一。


城隍庙

位于豫园旅游商城内。是一幢飞檐翘角的宫殿式建筑。初为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金山神庙,明永乐(15世纪初)时改建为城隍庙。相传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第七代孙秦裕伯,是道德高尚的学者。朱元璋请他做官,他托故拒绝。他逝世后,朱元璋感叹道:“生不为吾臣,死当卫吾土!”于是,秦裕伯被奉为上海地方的保护神,道教称为城隍神。原庙数度毁建,今存建筑系1926年重建。前殿祀金山山城和抗英名将陈化成,中殿祀城隍城,后殿祀城隍娘娘。1995年恢复供城隍神,将秦裕伯祀于前殿。农历三月初三,是神话传说中的王母娘娘诞辰,即蟠桃会。是日,于此举行歌舞活动,热闹非凡。


城隍庙

位于景德路。原有供奉春申君的城隍神庙,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在雍熙寺废基上重建苏州府城隍庙,即今庙。几度兴废,现唯存主体建筑工字型大殿及仪门。大殿以两座单檐歇山式建筑组成,面阔五楹,飞檐崇脊,柱枋粗壮,施苏式彩绘,是市内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代表。其后殿外壁嵌有清嘉庆二年(1797)刻《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刻载当时苏州城的河道、桥梁、城垣及主要建筑等。庙内原有周瑜古井和周瑜手植古柏,惜已不存(雍熙寺前身为周瑜故宅)。


城隍庙

位于安庆路西段,为清代庐州府庙。《府庐州城隍庙记》碑文载,庙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清咸丰四年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重建,光绪五年(1879)竣工。有大厅三间,官厅三间,及殿宇、戏楼、大门。大殿供城隍像,厢房设城隍夫人像,东西两房塑有十殿阎王,并设阴司刑狱场景。旧时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诞期,庐州府和合肥县大小官员、善男信女都来此拈香礼拜,戏楼上则有连台《目莲救母》酬神戏演出。小商小贩和游人蜂拥而至,庙街顿成闹市。清人有诗描述:“城隍庙内去烧香,百戏纷陈在两廊。礼拜回头多买物,此来彼往掷钱忙。”庙街一带成为具有徽州地方风格的城隍庙市场,开设白石斋、九狮楼、徽光阁、庐阳宫、百味园等成百上千家商店、酒楼、茶座、艺苑、舞厅等。


城隍庙

位于市区东大街路北。全名城隍灵祐侯庙。始建于明初,后屡有修葺。有大门、过厅、乐楼、大殿、后寝宫等建筑,结构紧凑,琉璃瓦顶,卷棚出厦,飞檐四出。乐楼高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飞舞,荷花、狮子陪衬,生动异常。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杨香打虎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庙内碑碣甚多,其中明人张大犹草书“福赞”、“寿赞”碑两通,字迹苍劲挺拔。


城隍庙

位于广济街以西。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于东城门内九曜街,宣德八年(1433)移建于现址。今庙仅存清雍正元年(1723)所建大殿一座,斗拱出檐,碧琉璃瓦顶。庙前原有明嘉靖年间所铸铜狮一对,现已移至碑林博物馆大门外。自清代以来,城隍庙商场即以经营京广杂货、传统风味小吃而著称于西安古城。


城隍庙

位于县城内东渠街。创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系省内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整体建筑群之一。庙门外有二龙戏珠浮雕水磨砖照壁及一对重达两万余斤的旗杆。大门木牌坊颇宏伟,门内藻井“八卦悬顶”。东西两廊有岳飞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碑刻。过二道牌楼,为棂星门;穿过戏楼,进入庙院。院内殿庑周环,雕梁粉壁,殿前高台石栏,东有石碑,西有香炉。钟、鼓楼分列两庑北端。寝宫为独特的庭院建筑。庙内藏有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及近人于佑任墨迹数百幅。还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

城隍庙

位于吉林市青岛街久清胡同(原牛马行南头路北)。1665年(康熙四年)初建,经嘉庆、道光、光绪年间重修,有正、后殿、东西配庑、仪门、大门、禅堂、土地祠等各三间,钟、鼓楼各一。现存后殿三间为民宅。

城隍庙

毛泽东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桂东县城关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呈长方形,三进,由前厅戏台、墀亭、中厅、后厅及厢房组成。1928年8月,毛泽东曾从唐家大屋到此召开群众大会,登台演说,宣传革命道理,并在这里多次与桂东党组织及湘赣边游击队负责人商讨革命大计,帮助恢复当地苏维埃政府。城厢苏维埃政府及农民协会设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