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人官名。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国置。魏初诸部落置大人官。《魏书·官氏志》: “建国二年 (公元339年) 初置左右近侍之职,无常员,或至百数,侍直禁中,传宣诏命。皆取诸部大人及豪族良家子弟仪貌端严,机辩才干者应选。又置内侍长4人,主顾问,拾遗应对,若今之侍中、散骑常侍也。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 ‘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太祖登国元年 (公元386年),因而不改,南北犹置大人。” 辽国初亦置大人官。《资治通鉴·后梁纪》: “初,契丹有八部,部各有大人,相与约,推1人为王,建旗鼓以号令诸部,每三年则以次相代。” 大人❶古代对德高者之称谓。《荀子·成相》:“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又《解蔽》: “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大人古代一些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之称号,诸如乌桓、鲜卑、挹娄、沃沮等族的部落首领皆称之。契丹各部和部落联盟首领也称大人,由推举产生,任期一般三年,掌管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事务。 大人对亲属中长辈或朋友中年龄辈份稍高者的尊称。《李太白全集·与韩荆州书》:“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大人古代乌桓、鲜卑等族的部落首领名。由推举产生。《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每部大人统领数百乃至数千邑落。部众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故姓氏无常。其法凡违其命者,罪至死。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至二世纪末,逐渐演变为世袭制, 一些部落大人甚至倚势各自称王。后契丹族各部和部落联盟首领亦称“大人”,一般任期三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