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夫

官名。始置于夏商周时期。此后历代沿置,初为执事官,汉始至元,执事官,散官均有大夫之称,凡称大夫者皆五品以上高级官吏。宋代武官大夫至七品。《吕氏春秋·孟春纪》: “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效。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 《史记·殷本纪》: “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礼记·王制》: “天子3公9卿,27大夫,81元士; 大国3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5人,上士27人; 次国3卿,2卿命于天子,1卿命于其君,下大夫5人,上士27人;小国2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5人,上士27人。“小国之卿及下大夫一命。”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更 (郎中令) 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人,皆无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22年) 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资治通鉴·唐纪·高宗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 “二月,甲子,改百官名; ……其余24司、御史台、九寺、七监、16卫,并以义训更其名,而职任如故。” 胡三省注: “凡24司; 郎中皆改为大夫。改御史台曰宪台,大夫曰大司宪,中丞曰司宪大夫。……凡9寺,卿皆曰正卿,少卿皆曰大夫。” 《宋史·职官志》: “诸金紫光禄大夫……正二品; 诸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从二品; 诸宣奉、正奉大夫……正三品; 诸正议、通奉大夫……从三品; 诸通议大夫……正四品; 诸太中大夫……谏议大夫……从四品; ……。” 《明史·职官志》: “文散阶42,以历考为差: 正一品; 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 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 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三品: 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 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 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 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 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 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清史稿·职官志》: “封赠阶18: 正一品: 授光禄大夫; 从一品: 授荣禄大人; 正二品: 授资政大夫; 从二品: 授奉政大夫;正三品: 授通议大夫; 从三品: 授中议大夫; 正四品:授中宪大夫; 从四品: 授朝议大夫; 正五品: 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 授奉直大夫,俱授诰命。” 辽、金、元亦有大夫之职阶称号。”

大夫

秦汉军功爵位名。秦汉二十级爵位中,大夫居第五级,又有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等名目。《商君书·境内》:“故爵为大夫,爵吏而为县尉,则赐虏六,加五千六百。”

大夫dāi

古代医生的代称。大夫本为官职名。宋代医官别置大夫以下阶官 (见洪迈 《容斋三笔》卷十六),故民间逐渐以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类似的称呼还有“郎中”(参见“郎中”)。这一称呼过去多流行于北方地区,今南北多通用。

大夫

❶古代贵族称号。周代贵族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后引为一般贵族称号。
❷职事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 “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后汉书·百官志》: “凡大夫,议郎,皆掌顾问应对,无常事,唯诏命所使。” 至唐、宋尚存谏议大夫,明、清废。
❸阶官称号。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阶官称号。清代高级文职阶官亦称大夫。又宋徽宗政和年间改订官阶时于医官别置“大夫” 以下阶官,故后世沿称医生为 “大夫”。

大夫

古代的官职名。据宋代洪迈《容斋随笔》等书记载,宋代开始设置以“和安大夫”为名的医官,是太医的一种,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后直至清代,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在北方,习称医生为大夫,并延用至今。


大夫

❶官爵名。秦以前统治者,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应对顾问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唐宋有御史大夫与谏议大夫。参见“卿大夫”。
❷隋唐后用为高级阶官的称号。清为高级文官的阶官。
❸宋代医官的最高官阶。后俗称医生为大夫。

大夫

❶职官等级名。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级。
❷先秦列国一般任官者的泛称,包括卿在内。《论语·季氏》:“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当时控制鲁国的三桓大夫都是卿。
❸春秋时齐国有相当于别国之卿的大夫。《左传·成公十八年》:“庆封为大夫,庆佐为司寇。”杨伯峻注:“齐国大夫相当于诸侯之卿,非广义之大夫。司寇尚非大夫,庆佐至襄二十一年始为大夫。”
❹战国时齐国都邑行政长官,约相当于鲁国的邑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又:齐威王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齐国大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