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兴嗣与 千字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周兴嗣与 千字文

分类:【地域文化】

一、周兴嗣作 《千字文》

周兴嗣 (公元? ―521),字思纂,南朝梁时人。祖籍陈郡项(今河南项城),世居姑孰(今安徽当涂)。官至员外散骑侍郎,有文才名世。梁武帝 (萧衍) 天监初年,奏《休平赋》,以文优美,受武帝嘉奖,拜官侍郎。据《梁书》记载:“武帝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次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周兴嗣传》)。又云:“高祖(武帝)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各制寺碑。及成俱奏,高祖用兴嗣所制者。自是……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梁书》本传)《太平广记》亦称: “梁武帝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帝召兴嗣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兴嗣一夕编辍进上,鬓发皆白。赏赐甚厚。”可见,梁武帝令周兴嗣撰写《千字文》的目的,一是为光宅寺制碑文; 二是为教诸王学习。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武帝崇儒重学,藉此既可表示他注重儒学,有利于思想上的统治;还可作为蒙养教材,以教蒙童。全书共一千字,故称 《千字文》,均以四言成句,对偶叶韵,朗朗上口,便于儿童朗读、记忆和背诵。而且,所取的字多为古籍常用汉字(仅个别字重复),文句简练,用典也不深。该书问世后,流传甚广,是继汉代《三苍篇》、《急救篇》后的蒙童教育的重要读本。

二、《千字文》 的基本思想及内容

《千字文》的基本思想是宣扬封建伦纪纲常之道,借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巩固封建君主政权。具体内容,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道德、学习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孝亲、事君、交友、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涉及不少农穑稼事、园林果木、名山大川、历史名城、人物典故、祭祀庆典、宫室建筑等的知识和景观描写,含有很多修身养性、立志成人等劝诫勖勉之言,堪称是一本教育儿童的小百科全书。

(一) 自然知识教育

《千字文》首先概述了天地人之道,包括: 日月星辰之象,四时运行之变,云雨霜露之化,以显天道之大; 地生万物,如金玉珠宝之珍,山川草木之盛,鸟兽虫鱼之繁,以见地道之利; 人生其间,赖天地之恩泽,生息繁衍,开物成务,演进变化,以成人道之昌行。这些自然现象和知识,对少年儿童进行初步的科普教育,认识自然现象是很有教益的。

(二) 史地知识的教育

《千字文》包含十分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这是它的一大特色。就历史知识来说,自洪荒之世开始,到三皇五帝,直至秦汉等历史朝代,大凡圣王、明君、贤臣,文武功绩,德治仁民,以及发明创造、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均一一述及。诸如写道:“龙师(伏羲氏) 火帝 (燧人氏),鸟官 (少昊氏) 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 (舜) 陶唐 (尧)。吊民伐罪,周发 (武王名)殷汤,”寥寥数语,概述了由远古至三代的历史发展、丰功伟绩和神话传说。再如写历代群英辅国功绩:“?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熟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士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仅仅几十个字概叙了从商到秦1500余年的历史人物的定国之功。以上所述的史实,不仅可使少年儿童了解祖国发展的历史知识,而且也是对他们进行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再就地理知识来说,《千字文》也是极力叙述祖国土地之广大,山河之壮丽。如写道: “九州禹迹,百郡并秦。岳宗泰岱,禅立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描写祖国自然景物之优美,如 “渠河的沥,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独运,凌摩绛霄。”不仅可使少年儿童了解祖国的秀丽山川,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可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情操。

(三) 伦理道德教育与修养

《千字文》的中心思想是宣扬封建伦纪纲常之道和道德行为规范,它以“孝”为基础,“忠”为目的,包括孝、悌、忠、信、仁、义、礼、智,以及谦、恭、诚、敬、勤、谨、直等道德行为。特别强调力行“五常”之德,笃行“五伦”之仪,注重立志修身、勤奋好学、反躬自省、克己改过,并援引诸多历史人物典故,或以比喻、或以古训予以叙述,使抽象的伦理道德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少年儿童容易接受和受到感染。如写“孝亲”当竭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自始至终毫不懈怠。它这样写道:“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清;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就是说,子之事亲应像临深渊、履薄冰那样敬畏小心,谨慎奉事,使双亲真正感到温暖,这样,其德似兰之芳香,如松之茂盛; 其真情如川流之不息,其纯净如澄清之可照; 其容止言行皆沉静谨肃,毫无不敬之意; 自始至终都当如此。又如要求士子致仕当做到尽职爱民,使民思其德而景仰之,它写道: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其意是说,学优致仕以后,应像昔日召公那样勤政爱民,民得其惠,必永远慕而歌颂。再如言勤奋好学、修身养性,它写道: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其意是说,璧玉虽贵,不足为宝,惟光阴为重,寸阴当争。像王充之好读书,常到书市看书学习,目从不离书籍。对于修身养性,应像羔羊、素丝那样洁白,一尘不染,保持纯真的本性,不被外物所动心,不为私欲所浸蚀;要树立远大理想和高尚志向,始终持守良好的道德情操。

此外,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如饮食起居、行为举止、言谈笑貌、清洁卫生、家务劳动、农务生产、处人处事等等,都提出了规范要求,使少年儿童有所遵从。

三、《千字文》 的传播与影响

《千字文》问世后,公认为是一本好的蒙养教材。从南北朝起,至隋开始流行,盛行于唐代,经宋、元、明、清,流传1400多年,为我国蒙学所通用。其流传地域之广,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之深,堪称我国蒙养教材之冠。在宋代以后,根据其文体仿编、续编或改编的 《千字文》 本,也是教育史上所仅见。如宋侍其玮《续千字文》、葛正刚 《重续千字文》、胡寅 《叙古千文》; 元许衡《稽古千文》; 明周履靖 《广易千文》、李登 《正字千文》; 清何珍《训蒙千字文》 等。但这些仿编本,远不能与周兴嗣原本相媲美,更不如它流传之广而久远。周撰本不但在汉族学塾中广泛流传,还有满汉、蒙汉对照本,在满蒙等少数民族学塾中流传,甚至远传到日本。并且,它还为许多大书法家书写成字贴流传至今。如唐怀素、欧阳询、宋徽宗赵佶,元赵孟睢⒚魑尼缑鳌⑶辶跏?锏龋??槌商?尽D铣?榉?抑怯漓?Γ?偬?00余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馈一本(见李绰《尚书故实》)。足见,该书影响之深远。明古文家王世贞称该书为“绝妙文章”,清人伍崇曜亦称: “词严义正,上下千古,则当让此册”。如此称赞,是不为过分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