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考

清代考核出身于翰林职级较低的官员,并且是临时召集的考试称大考。也叫,特别考绩之法。《清史稿·选举志》: “至若旧例翰、詹大考,分别优劣,升调降革有差,为特别考绩之法。”

大考

❶科举考试用语。(1)清代皇帝对翰詹官员的考试。始于顺治十年(1653)。凡翰林出身官员,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每十年左右临时宣布召集考试,不许规避请假。最优者予以特别升擢,劣者分别罚俸、降调、休致、罢斥。(2)清代指“乡试”。如同称“大比”。《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且说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赵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仔细一打听,都说赵相公考中了举人了。”
❷现代考试用语。所指不同。民国以来多用以指学校(堂)的考试。或指毕业考试,或指学期终的考试,或指规模较大的县地以上的统一考试。巴金《家》十九:“他们回到家里,觉民开始温习功课,准备大考。”台湾地区又指大规模的考试,如称各级联考,并作为大学入学考试的一种简称。

大考

清代对八旗满洲等旗人和汉人翰林出身之官的考核制度。清制,凡翰林出身之官,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每10年左右,临时宣布召集考试,不许规避请假,名为大考。此制始于顺治十年(1653)。大考最优者予以特别升擢,往往自七品超升四品,劣等分别予以罚俸、降调、休致、罢斥等处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