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钱钱币名。始于春秋,周景王所铸。《国语·周语下》: “景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524年),将铸大钱。” 贾侍中曰: “虞、夏、商、周金币3等: 或赤、或白、或黄。黄为上币,铜铁为下币。大钱者,大于旧,其价重也。”唐尚书曰: “大钱重12铢,文曰 ‘大泉五十’。” 郑后司农说《周礼》,云: “钱始盖一品也。周景王铸大钱而有二品,后数变易,不识本制。至汉,唯五铢久行。至王莽时,钱乃有十品,今存于民,多者有货布、大泉、货泉。” 大钱西汉末年王莽主持铸造的铜币。“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汉书·食货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