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面古代歌舞戏。唐杜佑《通典·乐六》:“《大面》出于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貌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崔令钦《教坊记》说兰陵王“性胆勇而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作“代面”,并说“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 大面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一种面具舞,又称“代面”。初源于北齐。内容为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勇武而貌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俱,常戴面具出战。齐人壮之,因作兰陵王入阵曲,摹拟他上阵指挥、击刺的姿态”。兰陵王扮演者“衣紫、腰金、执鞭、戴面具”,由于是表演“行军击刺之容”具有武术性质,故假面形象凶狠狰狞,借以慑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