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失业保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为失业者建立的保险项目。保险金由政府福利机构、资产者和在职受雇人员三方提供。早在1919年,分管工业事务的皇家委员会就提议建立国家失业保险。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高达20%,加速了失业保险规划的制定。1935年,R.B.贝内特政府力图制定《就业和社会保险法》,但被最高法院和英国枢密院宣布其违反加拿大宪法的精神。1940年,《加拿大宪法修正案》赋予联邦政府主管失业保险的权利。同年8月,第一个强制性失业保险方案诞生,但到1941年7月才执行。该方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军队动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要获得失业保险金,申请者必须证明自己在此之前已工作过20周,还必须证明自己目前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且要在加拿大就业中心登记,完备了这些手续,2周后就可以领到原保险额的60%。1988年,最高保险金额每周达339加元。失业者究竟能在多长时间内领到保险金,取决于失业前受雇时间的长短、国家和地方的失业率等因素。 失业保险社会保障项目。1986年10月,天水市正式启动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工作,国营企业每月按其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缴纳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按本单位招用的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标准工资总额的1%缴纳待业保险基金。1987年底收缴待业保险费90.17万元,支出0.16万元,参保人数43821人。1992年将企业职工参加待业保险的范围由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逐步扩大到城镇集体、所有企业及其他所有形式的企业职工。从1992年7月1日起改为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缴纳,并从7月1日起,凡已参加待业保险的职工,每人每月缴纳职工待业保险基金1元。从2000年开始,将原待业保险变为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按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1%缴纳。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将事业单位、银行系统、军队机关事业单位、金融系统职工全部纳入失业保险社会统筹。截至2010年底,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0102人,累计征缴失业保险费30856.57万元,累计支出失业保险费30798.06万元。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次数43871人次。 失业保险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向非自愿失去职业的劳动者支付现金津贴的制度。中国的失业保险称为“待业保险”,对象是破产企业、濒临破产整顿期间的企业、关停并转企业的职工,待业保险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0.6%~1%缴纳;1992年,全国提取待业保险基金10.53亿元,支出4.73亿元,收大于支5.8亿元,滚存结余已达30.98亿元。1994、1995、2000~2005年中国参加分别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7968、9500、10326、10355、10182、10372、10584、10648万人。 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指国家付给失业人员的保险金。根椐1935年社会保险法,有48个州和3个准州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由于失业保险是各州建立的制度,因此各州在保险金额、保险金支付期限、具体管理办法和领取保险金的条件等方面均不相同。虽然这一制度从开始执行以来不断改进,但仍应承认,以生活费来衡量支付的保险金和支付保险金的期限都是不够的,因此人们在政治上和立法上都施加压力,要求改进这一制度。1964年,约有575万名失业人员共领取了26.42亿美元的保险金,平均每名失业者领取13个星期的保险金,每周领取35.6美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