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10 姜夔南宋作曲家。少工诗词,擅音乐;成年后,屡试不第。曾上《大乐议》,论及宫廷音乐得失,又进铙歌鼓吹曲歌词14首,欲以乐歌启发兴邦之志。均未被朝廷采纳。一生清苦,郁郁而终。作有词体歌曲17首(见《白石道人歌曲》),内除《玉梅令》 由范成大作词,《霓裳中序第一》、《醉吟商小品》系根据唐宋旧曲填词,余皆为其“自度”词曲。作品大多写于羁旅行役之中,及景咏怀,随感而发,真挚自然。其中《扬州慢》、《凄凉犯》、《淡黄柳》等,不仅内容上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思想,在曲体结构、旋法、音调等方面,还展示出两宋词调音乐创作的丰富。此外,所作琴歌《古怨》与仿照民间祭神歌曲创作的《越九歌》10首,也有乐谱传世。是为揭示宋代音乐面貌的重要依据。 104 姜夔1155? —1221?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人称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30岁时,诗人萧德藻赏识他的文才,将侄女嫁给他。后随萧寓居湖州(今属浙江),卜居弁山白石洞下,往来苏杭一带,与当时著名诗人词客相交游。生活闲雅,终生未仕,晚年穷困凄凉,死后竟不能殡殓,赖有友人张罗,才葬于钱塘门外。其词作格律严密、字句雕琢,在清妙秀远之中,透出一种冷香逸气;素淡之中,又给人隐秀清虚之感。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在词史上地位甚高,曾被誉为“词中之圣”。精通音律,著《大乐议》、《铙歌鼓吹曲》等。现存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17首,是中国音乐史上极有价值的资料。其诗深受唐人影响,琢句精妙,意境幽隽,充满画意。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今人有《白石诗词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另有诗论 《白石道人说诗》。 姜夔约1155—约1221Jiang Kui宋代文学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早年得到萧德藻、杨万里等人赏识。一生未仕,以清客身分往来于名公巨卿门下。晚年依附于张鑑、范成大等人。生活日益凄苦。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颇高。他是南宋格律派(或称骚雅派)的开路者。这一派远承周邦彦词风,有意抵制苏轼、辛弃疾的词风,与传统的婉约词风也有所不同。他们重音律,讲求比兴寄托,以雅为标榜。姜夔的词风又有其独特之处,他以江西诗派诗法入词,力图用江西诗的硬涩纠正婉约词的软媚。写景咏物,讲求不落形迹,笔调冷峻。张炎以“清空”二字概括他的词风。姜夔词的内容以抒发漂泊江湖的感受和描写恋情为主。他的爱情词有真实的生活经历,较为感人,如《踏莎行》、《长亭怨慢》等篇。《暗香》、《疏影》是他的咏物词的代表作。《扬州慢》则抒发了“黍离”之悲,表达了人民盼望和平生活的愿望。姜夔精通音律,词中多自度曲,有17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姜夔的诗也很有特色,内容多为描写漂泊生活,刻画湖山胜景,格调疏隽清朗,不似江西诗人太涩,也不似晚唐诗人太滑,在当时独树一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今人夏承焘有《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姜夔约1155—约1221宋代文学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曾试进士不第,一生未入仕途,以清客身份往来于名公巨卿门下。晚年依附于张、范成大等人,生活日益凄苦,卒于杭州。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颇高。他是南宋格律派(或称骚雅派)的开路者,他远承周邦彦词风,有意抵制苏轼、辛弃疾的词风,与传统的婉约词风也有所不同。这一流派重音律,讲究比兴寄托,以雅为标榜。姜夔的词风以江西诗派的诗法入词,力图用江西派诗的硬涩纠正婉约词的软媚。写景咏物,讲究不落形迹,笔调冷峻。姜夔词的内容以抒发漂泊江湖的感受和描写恋情为主。他的爱情词有真实的生活经历,较为感人,如《踏莎行》、《长亭怨慢》等。姜夔精通音律,词中多自度曲,有十七首词自注工尺旁谱,并著有《大乐议》、《铙歌鼓吹曲》十四章,在我国音乐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姜夔的诗也很有特色,内容也多是写漂泊生活,刻画湖山胜景,格调疏隽清朗,不像江西诗派太涩,也不像晚唐诗人太滑,在当时独树一帜。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1155—1221?宋代音乐家和词人。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 (今江西省波阳)人。姜夔经历了金兵南侵,目睹了战祸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他的音乐和文学创作中表现了忧郁凄凉的特色。南宋宁宗庆元三年 (1197年),姜夔向朝廷进《大乐议》,论列古今乐制,提出整理宫廷音乐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他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中,保存下来的乐谱,有琴曲一首,《越九歌》十首,词调十七首,共二十八首。琴曲 《古怨》 是减字谱,可弹奏; 《越九歌》是律吕字谱,已经标明了不同的音高;词调是工尺房谱,流传中多有讹误之处,后人也多有不同看法。 姜夔1155—1221Jiangkui世称姜白石,号白石道人。南宋音乐家和词人。饶州鄱阳(现江西波阳)人。他擅长诗词并能作曲,在音乐理论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作品多是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也有写忧国忧民之作。《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中,《扬州慢》、《鬲溪梅令》、《暗香》、《疏影》、《长亭怨慢》等词曲十七首,大多为白石所作。著有《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和《圣宋铙歌鼓吹曲》(歌词十四首)等。他的歌今人有译谱,供演唱,均为我国最早之创作歌曲。 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后依萧德藻寓居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早年从父宦游,居汉阳,成年后出游扬州,父死后,居汉川。来往于湘、鄂一带,屡试不第,一生未当官。30岁时结识萧德藻,萧很欣赏他的才华而把侄女嫁给了他。他与著名诗人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交往很深。去访范成大时,应约写成《暗香》、《疏影》两首咏梅名作,形神兼备,颇有影响。他精通音律,曾上书论雅乐,但未被采纳,最后卒于杭州。 姜夔约1155—约1209南宋词人、诗人、音乐家。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都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未仕,往来于鄂、赣、皖、苏、浙、闽等地,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多才多艺。尤以词著称,格律谨严,熔铸工炼,韵味谐婉,跌宕多姿。亦工诗,清妙秀远。诗话颇可取。有《白石道人诗集》一卷、《白石道人歌曲》四卷、《白石道人诗说》一卷、《绛帖平》、《续书谱》等。参见“艺术”中的“姜夔”。 姜夔约1155—1209南宋词人、音乐家。精通音乐,能自度曲,旁注工尺谱。琴曲《古怨》注明指法,为研究词乐的宝贵资料。著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四卷等。参见“文学”中的“姜夔”。 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屡试不第,终生未仕。往来流寓于湘、鄂、赣、皖、江、浙等地,客死于杭州。有《白石道人诗集》 1卷、《白石道人歌曲》4卷等。其词今存80余首,多为描写恋情之作,如《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等,缠绵真挚而无轻薄之态。其伤时感事之作虽不多,但颇有黍离之悲,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等。其写景咏物词也颇有特色,如《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等。精通音律,多自度曲,如《暗香》、《疏影》等;其作辞句精美,音调谐婉,具有清幽空灵的风格,对宋词的发展影响甚大,开启了以格律为主的姜词派。亦工诗,然成就逊于其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