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津古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孟津古渡黄河古渡口。亦名“孟津”,又名“盟津”、“富平津”。位于河南省孟津县扣马村。武王伐纣至此,夷齐扣马处,南有首阳山夷齐庙。“孟津”始见于《尚书·禹贡》“东至于孟津”。“盟津”则见于《史记·周本纪》“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而“富平津”则见于《晋阳秋》“杜预造桥于富平津”。此桥建成于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九月。孟津河面宽约4000米,河槽宽约500米~800米,古代可能稍窄。桥于晋末战乱中几经焚毁又几经重建,北魏后期在旧址设关,并在南北两岸及河中沙洲上建立了3个城堡,中间一城名为“中城”,统名为“河阳3城”。随后又分别建起两座浮桥,以连接3城,名为“河阳二桥”。唐代在此设“河阳关”以镇守,但唐末战乱中河桥毁建无常,自宋以后便不复再建。孟津作为中原军事要津,数千年来一直未曾失去它的重要地位,1976年12月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后始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