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学校Xuexiao国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一定的系统的教育措施,培养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主要场所和机构。学校起源于奴隶社会,我国古代一般把学校称为“学”,1902年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壬子学制》中改为学校。学校的职能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向学生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把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的类型多种多样。按阶段分,有大中小各级学校;按性质分,有实施普通教育的中小学校,实施专门教育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大学,以及实施特殊教育的盲聋哑学校、培智学校、工读学校等;按办学形式分,有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学校、函授学校等;按管理体制分,又可分为公办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以及民办学校等。小学是对学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部分,其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一定设施和规范化场所进行系统教育,培养人才的机构。最早产生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称“学”。清末开始兴办“学校”。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称学堂,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改称学校。按阶段分有小学、中学和大学;按性质分有实施普通教育的中、小学和实施专门教育的各种专业学校与大学,及实施特殊教育的盲聋哑学校;按办学形式分,有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学校。 学校周代始为教育机关。学指国学,校指乡校。国学系天子或诸侯所立,是教育贵胄子弟的机关。乡校是地方上教育平民的机关,也是平民聚会的场所。乡校亦有称“庠”或“序”者。后世学与校逐渐不分,共为教育机关的名称。然有官办、私办之分,中央、地方之别,亦有教育级别之不同,如今日的大学、中学、小学。 学校学校Schools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殖民地时期早期就出现了。1638年,荷兰人建立了纽约学院,这是美国最古老的私立学校。17世纪中期建立了拉丁学校、语法学校、农村走读学校、中等学校及教会学校。这些学校保留至今的有: 罗克斯伯里的拉丁学校(1645年),纽黑文的霍普金斯语法学校 (1660年) 及独立战争以后建于安多弗和埃克塞特的菲利普斯中学。第 一所农村走读学校是1897年在马里兰殖民地巴尔的摩建立的吉尔曼走读学校。18世纪,马里兰建立了天主教附属学校。公立学校是不属任何宗教派别、实行普通教育、由税收负担费用的学校,所有儿童都可入学,不交学费。公立学校于1647年首先在马萨诸塞殖民地建立,但并不普遍。此类学校到杰克逊时代才普遍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才在全国普遍建立。1900年,美国已确立了小学以上的教育由税收支付费用的原则。1949年,美国约有14.8万所公立小学; 2.6万所公立中学,1.1 万所私立小学,3400所私立中学。公立和私立的学院、大学和职业学校分别为630所和 1160所。上述学校不包括特殊儿童学校、护理学校和幼儿园。1952年,公立和私立小学在校人数估计为2450万人,其中公立小学人数2150万人。中学在校人数估计620万人,其中公立中学在校人数约有550万人。大学在校人数为2225000人。上述学校的学生人数加上其他私立学校、商业学校、护士培训学校及独立学校的学生人数使1952年美国在校学生总数达 3320万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