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词Songci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词的形式起源于唐代中叶,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句子不象五言诗或七言诗那样规整,而是有长有短,所以词又叫长短句。词的发展和成熟是和城市生活的繁荣分不开的。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比唐代更加繁荣,不仅宫廷中设有“教坊”,大城市中有歌楼伎馆,甚至在贵族豪绅家中也有歌伎舞女。为词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宋词数量巨大,流传至今的有1 330多位词人的19 900多首作品。被收录在《全宋词》中。宋代涌现出很多杰出词人。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陆游、辛弃疾和李清照等。柳永是北宋词坛上影响较大的早期词人。他改变了自五代以来字数不多的“小令”的词风,而代之以长调词,他善于用通俗的民间俚语反映市民生活,但词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由于以柳永为代表的这一派词人的词作宛转柔美,故被称为婉约派。苏轼是北宋词坛上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他的词意境豪放雄壮,笔力纵横,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流传至今的不朽佳句,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周邦彦是北宋末年的词人,适应那种耽于逸乐,粉饰太平的社会生活,他的词作内容空虚,感情贫弱,但讲求格律,在音律和写作技巧上颇有贡献,是格律派的代表人物。陆游和辛弃疾是两位南宋爱国词人,在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词抒发了对山河破碎的无限感伤和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陆游的词波澜壮阔,感情充沛,平生作品极多,今存9 000多首;辛弃疾的词继承并发扬了苏轼词的风格,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激情,语言锤炼生动,在南宋词坛上大放异彩;李清照是南宋初年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感情细腻,优美典雅,婉约中又不失豪放,是南宋词坛上比较有特点的词作家。 宋词与唐诗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两株奇葩,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人民世世代代所传颂。在宋代,词已成为大众的艺术,文人、武士、方外、女流、官宦、帝王,并能抽秘骋妍,增其华彩。宋词作为时代的文学,就是由广大的作者群,用他们的才情、血泪,爱的欢乐与恨的悲诉,灌溉和培育出来的万紫千红的艺苑。收录大《全宋词》中的词人共一千三百三十多家,词作共一万九千九百余首。主要词作家有: 王禹偁、潘阆、林逋、李煜、柳永、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岳飞、张元干、张孝祥、李清照、辛弃疾等。在历时一百六十余年的北宋词坛,始终是婉约派占主导地位,南宋却形成了豪放词派。 宋词宋代文坛盛行的诗体。两宋是文学史上词空前发展和繁荣的时代。词人之多,词作之丰,及其艺术水平之高,都足以使词这种诗体反映出宋代文学的巨大成就。据今人唐圭璋《全宋词》统计,宋词人已逾千家,篇章已逾两万。其中以词名世的大家巨匠,如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在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婉约派、豪放派、大晟词派、辛词派、姜词派等不同风格流派,益使两宋词苑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竞艳的局面。宋词的发展可分为北宋前期、后期和南宋前期、后期四个阶段。北宋前期,大部分作品没有突破“艳科”的藩篱。以晏殊、欧阳修等人作品为代表的文人雅词,因循唐五代的词风,但尚善于运用清丽的语言,创作写景抒情的小词,表现含蓄有致的相思之苦和别离之情。柳永的俚词使词风发生了变化。他发展了长调体制,吸收了民间语言,以铺叙的手法表现市民生活。至苏轼则于词坛另立豪放一派,他以诗为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意境。北宋后期,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词人开长调咏物之风,尽笔法迴环之妙,注重了词的典雅与格律化。南宋前期,李清照等南渡词人的作品,于婉约中时露黍离之悲。岳飞、张元干、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则继苏轼之后,形成了南宋豪放派,他们强烈的爱国精神,精湛的表现艺术,把词推向了更高的水平。南宋后期,以姜夔为代表的姜词派,承袭大晟词风,追求音律形式美,形成了格律派。文天祥、刘辰翁等人则慷慨悲歌,成为辛词派的后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