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宰相须用读书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典故,见于《宋朝事实》、《古今类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山诗话》以及《归田录》等书籍,传颂较多。大致内容是说宋太祖建隆时议论改年号,太祖 “谓宰臣等曰: 须求古来未尝有者。宰臣以乾德为请” (《宋朝事实类苑》卷1)。于是改年号为乾德。乾德三年 (965)正月,宋太祖指挥将士平定后蜀,后蜀宫廷所有珍宝以及宫中美人,均被掠至汴京宫中。一日,宋太祖幸后宫,见一宫中美人梳妆具中有一铜镜,镜背铸文是“乾德四年铸”,大为吃惊,“安得四年铸字”? (同上)取镜出宫, 展示在百官面前求答, 众官皆不能解释, 于是又召学士陶和窦仪入宫咨询, 窦仪见, 说: “蜀主曾有此号, 必蜀中所得” (同上)。太祖回宫探问宫内美人的来由,果然是征蜀后入宫掖的,查知前蜀王衍时曾用过此年号,后来传至后蜀宫中。宋廷宰臣不了解蜀地的历史过程典故, 因此取重了年号。 宋太祖由于陶、窦仪解答了疑难,特别兴奋,遂道,“作宰相须是读书人” (同上)。自此大重儒臣。由于各书均记此事,传写讹谬愈多,宋太祖说的话有些书引作:“作宰相必用读书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