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寓教于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寓教于乐yujiao yule

关于艺术社会功用的一种理论,最早由古希腊诗人兼文艺批评家贺拉斯在《诗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诗的任务是禀承神旨以指导人生。诗人应当到生活和习俗中去寻找范本,汲取忠实于生活的语言。艺术家不仅要摹仿生活,还要运用想象虚构等手段形象地再造生活。而再造生活是为了唤起读者的愉乐感,这样,艺术就有了“教”和“乐”两方面的作用。关于教与乐两方面的关系,贺拉斯认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又对生活有帮助”,“如果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就会把它驱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因此,恰当的形式是“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对于文艺的社会功能,贺拉斯之前已有人探讨。柏拉图主张诗人要创作“颂神和赞美好人”的作品,培养人们“高尚优美的性格”,但对那些将英雄描写成平民的作家、艺术家则抱敌视态度,声称他们伤风败俗,欲将其逐出天国。实际上他是在片面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亚里士多德在谈到诗歌、音乐等文艺作品时则既谈到它们有净化作用,亦一再谈到它们给人以快感。他在承认文艺的教化功能而外已看到了它的娱乐功能。寓教于乐的观点就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
寓教于乐的观点正确地揭示了文艺的社会作用的特点。文学艺术应当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但这种有益的启示不应当是生硬的说教,而应当从鲜明、生动的形象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从文艺作品中得到愉悦和审美享受是人们对艺术的特殊要求。如果一部作品不具备愉乐的功能,不能由乐及教,客观上就不能吸引读者观众,也就起不到教的作用。寓教于乐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17世纪古典主义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