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封椿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封椿库宋代官库、宋太祖时创建。宋初平定大江南北、各地获取战利品运至京师,朝廷内库财宝充溢,宋太祖认为“军旅饥馑当预为之备,不可临事厚敛於民” ( 《宋史·食货志》)。在宫中讲武殿后别为内库,贮金帛等物,每年国用赢余也归入此库,称封椿库。建库时间约在乾德三年 (965) 年平定蜀地以后。另一记载,宋太祖建封椿库,对近臣言,待库贮满三五十万后,派人与契丹谈判,以此库所贮作为军费,募集军士,以夺取燕、代。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建内藏库,改讲武殿后库为景福殿库,与内藏库相对。宋真宗景德时,在新衣库旧址上重建封椿库,名为内藏西库,以内侍一人为点检。南渡后又建封椿库。绍兴末年改内藏激赏库(即封椿激赏库) 为左藏南库,但不受户部辖制。淳熙末年改称为左藏西上库,岁入诸路钱一百九十八万余缗。绍熙初改称封椿下库,归属户部管理。乾道六年 (1170),建左藏封椿库,库址在都省门内。封椿库贮初用于国计及宫廷消耗,后併入内用,但也常补助国用。乾道时规定,封椿库物非军需非奉亲不准支用,成为特别支用库贮的后备库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