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星诗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七星诗社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诗歌团体。由龙沙、杜·倍雷、左台尔、狄亚尔、巴依夫、贝罗、多拉等7位诗人组成。1549年由杜·倍雷执笔,发表《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宣言,反对用拉丁文创作,主张创造性地接受古希腊、罗马文学遗产,以民族语言创作新诗。诗社继承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法国民族诗歌的发展。

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诗人龙萨 (1524—1585) 所领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团体。七星诗社在1556年前后成立,其余6位诗人是杜倍雷、多拉、巴伊夫、贝洛、蒂亚尔、若代尔、因昂星团共有7颗星而命名为七星诗社。诗社宗旨是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借鉴并采用古代诗律来创作法国的民族诗歌,他们在创作上的成就也最为突出。
1549年,杜倍雷 (1522—1560) 发表了 《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法》,全书共两卷,每卷12章,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龙萨的 《诗集序言》 和《诗艺简论》 对诗歌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七星诗社首先提出统一民族语言,借用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汇,把旧词改为新词,加进某些方言、术语并创造新词,借以丰富法语。七星诗社又提出创作大型史诗,同希腊、罗马文学相媲美,建立民族文学。他们反对诗歌的浮华颓风,要求韵律和谐,有力而高亢,在形式上要 “自然”,这样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他们提倡每行有十二个间节的亚历山大诗体,认为这种诗体最法国化,最能表达 “我们的热情”。但是七星诗社的诗人囿于贵族偏见,一味摹拟古人,推崇古典诗体和十四行诗,排斥法国民间诗歌,将文学创作看成为贵族阶级所专有,所以都成了宫廷诗人。

七星诗社La Pleiade

16世纪法国诗人团体。法文Pleiade意为北斗星。北斗星是由七颗明亮的星组成的星座。该社的最高成就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并且在诗歌理论和语言的改革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该社的领袖是龙沙,成员有杜倍雷、左台尔、贝罗、巴依夫、德缔亚尔和多拉。杜倍雷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是该社的宣言书,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杜倍雷在诗歌方面倡导建立能与希腊和罗马优秀作家相媲美的民族文学,尤其是创作大型史诗,他提倡“亚历山大诗体”,即每行诗有12个音节。七星诗社在语言方面主张统一民族语言。他们排斥所谓粗浅的法兰西民间诗歌,要求作家出身高贵,摹拟古人创作。他们迎合廷臣贵族的趣味,表现出贵族的偏见和改良倾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