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东方言与山东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山东方言与山东文化山东方言与山东文化有密切关系。山东文化影响、决定了山东方言的特点,而山东方言既是山东文化的载体,又是山东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作用于山东文化的其他部分。因此,一方面可以从山东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山东方言,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山东方言的角度来探讨山东文化。例如:由于山东宗法观念比较浓重,故山东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复杂;有的地方对父亲的称呼要根据父亲的排行来确定:老大叫“爷”,其他叫“大大”;同时,用亲属称谓充当非亲属间称谓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如“大叔”、“大婶儿”、“哥哥”、“兄弟”等。由于长岛县渔业发达,又是候鸟栖息地,故长岛方言里关于鱼、鸟的名称很多、很细。由于清代胶东向辽东的大规模移民,山东方言也被带到辽东,在那里生根、发展。有些方言,“大大”除指伯父外还包括伯母,“外甥”包括外甥女,“瞎汉”(瞎子)包括女性,用专指男性的词包括女性,体现了一种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出于同样的原因,胶东地区由于“日子—椅子”谐音,故父母不肯把自己用过的椅子送给女儿而是传给儿子。外来移民较集中的地区(如掖县)的方言把去世叫作“回老家”,则反映了古代移民们的叶落归根的愿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