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洛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布洛陀布洛陀,又译“布禄陀”、“陆达公公”、“包老铎”。壮族神话谱系中的男性始祖神。据说他的出生是在山川湖海出现以后。由于河流冲击山脉成一个洞,他便从这个洞走出来。和他一同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是四兄弟。老大是雷王(壮语Duzbyaj),老二是蛟龙(壮语Duzngieg),老三是老虎(壮语Duzguk)。布洛陀的功绩是安排天地万物,造太阳月亮星辰,教人捕鱼狩猎,造火种植,造动物,并规定万物之间的各种秩序。最大功绩是人兽分家。因为他用火把雷王烧黑,把雷王轰到天上;用火把蛟龙烧得焦头烂额,把蛟龙赶到海底去;用火把老虎烧得满身斑纹,把老虎赶到森林里去,人类才能在大地上安居乐业。布洛陀在壮族民间宗教师公经书里,是宗教的祖师。师公、魔公在请神时首先要请他,接着再请别的神。 布洛陀又有译作“保洛陀”。创世神话。流传于红水河和右江流域诸县。见《壮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布洛陀是壮族神话谱系中第二代始祖神(男性)。布洛陀神话有诗歌体和散文体,诗歌体又有山歌唱本和师公唱本。因地区不同,各种体均有许多异本在民间流传,其内容大同小异。其中,由覃承勤搜集和初步整理,并经汉译后写进《壮族文学史》的师公唱本,长达数千行,分4个部分(序歌、创造歌、治理歌、尾声)共19章(礼赞、问答、石蛋、造天地、造人、造日月、造火、造谷米、造牛、再造天地、分姓、分家、分土地山林,等等)。述说宇宙最初是由三股黑、黄、白三色气体凝成象石蛋模样硕大而坚硬的气团,布洛陀和他的神兄弟雷王和龙王孕在其中。后“石蛋”爆开成三片,一片上升成天,一片下沉成地,一片不动成世间。三位神兄弟出世后,雷王上天,龙王下海,布洛陀留下,各司其界。天地形成后,布洛陀便开始创造人类和千种万物,并制定和安排自然界各种物事之间的秩序,排解(特别是为人和兽)各种困扰和纷争,使万物各得其所,人类得以安身生活。,布洛陀无所不晓,无所不能,聪明善断,办事公道,是壮族先民的智慧和理想的化身,是父系氏族时代氏族酋长的投影。这部堪称创世史诗的神话,结构宏伟,格调庄重,艺术想象丰富,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对布洛陀神话,已整理发表或出版的主要有:散文体《保洛陀》(覃健才搜集整理,收入《壮族民间故事选》第一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版),《布洛陀》(何承文整理,收入《壮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经诗《布洛陀》(古壮字、壮文、直译、意译“四对照”本,覃承勤等整理,张声震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