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帽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帽圈màoquān夏天乡野庶民男女常戴的一种无顶凉帽。通常以草编织而成,夏日戴之可蔽炎暑。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南人多用竹笠;北方则麦莛编成,谓之草帽子。每当夏秋后,收麦之家亲属来投莛杆,去根作柴,去粗皮及黄不堪用者……选择之其中最精白者,掐辫子,用丝线编细草帽……并编无屋帽圈,男妇皆可戴用,某作歌曰:‘麦子剃了头,齐把莛杆投。掐成辫子编作帽,贱者卖几百,贵者卖几吊,粗粗刺刺不卖钱。编了草帽编帽圈,男戴草帽耕陇畔;妇戴帽圈来送饭;稚子戴了去放牛;老翁戴了上渔舟。归来共饭黄昏后,数数帽圈够不够。’” 帽圈(清代刻本《康熙耕织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