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山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平山堂在扬州蜀冈中峰上,是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营造。因为坐在堂中,江南诸山历历在目,拱揖槛前,并与堂平,故名。堂屡经兴废,现堂系清代同治年间方子箴修建。堂上佳联颇多,如: “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均颇耐咀嚼。汪氏修复平山堂时,于堂后拓地建真赏楼,其下为晴空阁。阁联“雨今雨旧,乃知晴亦为佳;无想无因,那不空诸所想”。称为绝唱。堂之东,有平野楼对峙,堂后与谷林堂、欧阳祠相连。平山堂名扬后,人们都把这里的名胜古迹,包括唐大明寺遗址、西园、天下第五泉、谷林堂,欧阳修祠等通称平山堂。 平山堂位于扬州市大明寺右前侧。北宋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因登堂远眺江南诸山,正与堂槛平齐,故名。夏日清晨,欧阳修辄携客往游,击鼓传花,饮酒作诗。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建。面阔五楹,前有叠落平台筑于山腰中,远望甚为壮丽,有“淮南第一堂”之誉。堂内楹联多为集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苏轼《放鹤亭记》等名篇中佳句。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有“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等语。平山堂北有谷林堂,为苏轼纪念欧阳修所建,今建筑亦清同治年间重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