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平江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平江县

属岳阳市。在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流城,是湘鄂赣三省交界区。面积4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13千公顷。1995年工业总产值12.3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1亿元,财政收入5828万元,支出1.06亿元。人口96.98万。辖汉昌、安定、嘉义、长寿、虹桥、南江、梅仙、浯口、三市、龙门等13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昌镇。春秋属罗子国,秦属罗县,东汉末至唐,先后为汉昌县,吴昌县、昌江县。五代后唐(923) 因县北之昌江河床平坦,水流无声,更名为平江县,沿用至今。1986年后属岳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9℃,降水量1477.2毫米。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50%以上,以松、杉、楠竹、油茶为主。中草药资源丰富,有白术、金银花、半夏、杜仲等。矿藏有金、铅、锌等20多种。工业产品有木材、竹材、长石、石膏、石灰、竹木制品等50余种。并以长石粉、石膏工艺装饰板著称。公路有平江~汝城、岳阳~平江、长沙~平江、益阳~平江、平江~修水等干线。有平江起义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和新四军平江通讯处纪念地。有梧桐山、道岩、杜甫墓、舵上坪遗址等名胜古迹。

平江县


平江县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上游。东邻江西省修水、铜鼓二县,北与湖北省通城县相连。西汉为罗县地,东汉末析罗县地置汉昌县。故城在今安定镇安永村东。三国吴黄龙元年 (229) 改名吴昌县。隋开皇九年(589) 并入罗县。唐神龙三年 (707) 复分湘阴县地置昌江县,治所在今安定镇中县坪。元和四年 (809),始迁县治于今汉昌镇,以后县治未变。五代后唐时 (923—935)始改称平江县。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平江州。明洪武三年(1370) 降为平江县。以后县名未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64年9月从湘潭专区划入新设立的岳阳专区。现属岳阳市。县人民政府驻汉昌镇。面积4118平方公里。境内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东南、东北部高,西部低。幕阜山虎踞其北,主峰海拔1595米。东南连云山主峰海拔1600米,为全县最高点。全县有大小溪河141条,汨水自东向西横贯县境中部,沿途接纳昌水、钟洞水、木瓜水、谢江、仙江等。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8.7℃。年平均降水量1477.2毫米间。矿藏有金、铁、锰、铅锌、铜、铀、长石、大理石、石膏等。农产品主要有稻谷、棉花、油茶、茶叶等。养殖业已占农业的 “半壁江山”。林产品主要有松、杉、竹。白术 (又称平术)、长寿五香酱干、福寿山矿泉水为当地名优特产。工业已初步建成机电、化工、食品、建材、竹木加工等支柱产业。公路交通有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和306、308、207省道,汽车可通往各乡镇。水运有汨罗江、昌江通航。名胜古迹有杜甫墓、元帝庙、平江起义旧址、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盘石洲、福寿山森林公园、幕阜山森林公园、石牛寨等。

平江县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上游,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区。秦汉属长沙郡罗县,东汉分置汉昌县,后唐改名平江县。面积4126平方公里,人口97万人,县城城关镇,隶属岳阳市。公路通附近各县。汨罗江在境内193公里,常年通航。平江属半丘陵半山区。矿藏有金、铝、锌、铀、长石、云母、萤石等。森林面积430万亩,覆盖率50%以上,产松、杉、楠竹,盛产油茶,有“油海”美称。中草药资源丰富,主要有白术、金银花、半夏、厚朴、杜仲等。农副产品除水稻、甘薯外,有红茶、花茶、蜂蜜等特产。工业品有长石、石膏、白玉、香扇、仿象牙竹筷、凉席等。福寿山矿泉水水质好,有药用价值。境内有杜甫墓地及平江起义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和新四军平江通讯处等革命纪念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