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7 庙

古代祭祀建筑。依其功能,庙可分为三类:祭祀祖先的庙。其中,帝王、诸侯奉祀祖先的庙称宗庙,帝王的宗庙又称太庙,达官、显贵、世家大族的这类建筑称家庙或宗祠。依“左祖右社”之制,这类庙一般置于主要宫殿或宅第东侧;其二是奉祀圣贤的庙,如孔庙、关帝庙等;其三是祭祀山川、神灵的庙,如泰山岱庙、土地庙、龙王庙等。

古代祭祀先祖神主之处。夏商周时期已开始为先祖神主立庙祭祀。《说文》:“庙,尊先祖貌也。”段玉裁注:“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之后。”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礼记·王制》: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二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无庙,祭于寝。”郑玄注: “此周制七者,大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大祖,后稷。殷则六庙,契及汤与二昭二穆。夏则五庙,无大祖,禹与二昭二穆而已。”昭穆是宗庙神主的伦序排列。清孙希旦《礼记集解》注引朱子曰: “盖群庙之列,则左为昭,右为穆。祫祭之位,则北为昭,而南为穆也。……宗庙但以左右为昭穆,而不以昭穆为尊卑。”即父为昭,子为穆,孙又为昭,曾孙又为穆,这样以此类推。以等级所立庙数是不变的,但庙内的近亲神主则要变动,即太祖庙或加上最为尊崇一昭一穆先祖庙不变,后边的庙则是直接的五世之内亲祖的神主,或叫亲庙,亲庙则因增加新的神主而将前边的神主递迁至太祖庙中。这样神主变动了,但庙数始终不变。故周天子七庙中,太祖后稷、文王、武王三庙不变,四亲庙的神主则是递迁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