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志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01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笔名诗哲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后入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1918年去美国留学,先后在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银行学和政治学。1920年去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次年开始了新诗创作。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新月社翌年在北京成立,他为其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泰戈尔访华,他担任翻译并随之漫游欧洲,同年出版诗集《志摩的诗》,此后又出版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散文集《落叶》、《自剖》等。1926年他任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主编。1927年与胡适等南下上海、南京高校执教,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任总编辑,宣传资产阶级“人性论”。1931年11月,在飞往北京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丧生。 徐志摩1897—1931Xu Zhimo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浙江省海宁县人。 徐志摩1896—1931Xuzhimo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有云中鹤、南湖、黄狗等。浙江海宁峡石镇人。徐志摩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学习银行学、社会学,1920年去英国,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在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熏陶下,自1921年起开始写新诗。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平民大学以及上海几所大学的教授,其诗作常发表于京、沪各报。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被认为是“新月社”在文学创作方面最主要的代表,其作品蜚声文坛,同时,他还加入了文学研究会。1924年泰戈尔访华,由他担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回国后编辑《晨报》副刊,提倡新诗与戏剧。1927年,参与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从南京飞往北京的途中,坠机遇难,年仅35岁。作为诗人,徐志摩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他的诗音节和谐,比喻贴切,意境优美,技巧圆熟,独具清莹流利的情致,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散文成就可与诗歌比美,由于较少形式上的束缚,他那奔放不羁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至,为后人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徐志摩的著作主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此外,还有小说集、日记、戏剧、译著等多种。 徐志摩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生于1896年,卒于1931年。原名徐章垿,字槱森,曾用笔名南湖、诗哲、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等等。浙江海宁人。1910年,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读书,并在校刊《友声》上发表了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1915年,徐志摩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读书。1916年来到天津、北京继续求学,并拜梁启超为师。1918年赴美国留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又赴英国留学,进康桥大学继续深造。这期间深受英国近代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并使其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2年徐志摩回国后,曾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任教,并从此时起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新月社”。1925年担任《晨报》副刊的编辑,1926年,创办了晨报《诗镌》,并担任主编。1928年,他又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月刊,为推动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徐志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新诗的创作,更是成就非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是: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等,小说集《轮盘》,剧本《卞昆冈》,翻译作品《曼殊斐儿小说集》、《玛丽·玛丽》等,日记、书信集《爱眉小札》、《志摩家书》等等。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艺术上刻意雕琢,诗风浓艳而朦胧,在当时影响极大。 右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诗人。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英美。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发起组织新月社,同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曾参与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主编过《诗镌》、《新月》等文艺刊物。20世纪20年代中期,历游苏、德、意、法诸国,1928年重访英国、美国、印度和日本,1930年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并任教于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翡冷翠的一夜》。语言清新,音节和谐,意境优美,风格轻柔明丽,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很大影响。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府中学堂。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赴美学习。1921年春,入伦敦剑桥大学。1922年10月回国,12月在《民国日报》副刊《学灯》、《小说月报》、《晨报副刊》上大量发表诗文,与胡适等人组织“新月社”。并同时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又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他此时的思想处于对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向往。1925年,历游苏、德、意、法等欧洲国家。该年创作了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和文集《落叶》。1926年在上海与胡适、邵洵美等人创办新月书店。同年秋任上海光华大学、东美大学教授。后又任上海大厦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28年3月参与创办《新月》月刊,执笔代发刊词《新月的态度》。他发表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造成了文艺的“荒歉”和“混乱”等言论,受到革命文艺阵营的批判。1928年9月至11月,再度游历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1930年任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并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1931年1月,与陈梦家等创办《诗刊》季刊。出版了第三本诗集《猛虎集》。这期间,他的思想有了转变,发表了同情左联烈士的小说《珰女士》,并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诗作。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死后陈梦家编辑出版了他的第四部诗集《云游集》。徐志摩的诗大都是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情感的抒情诗。其中《残诗》、《偶然》、《再别康桥》等作品,语言自然纯熟,于艺术加工中见口语化,堪称现代诗歌的名篇。其散文《自剖》、《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等也是久经传诵的佳作。 徐志摩徐志摩 (1896—1931),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初字槱森,后改字志摩,又字又申,笔名南湖、诗哲、云中鹤。浙江海宁人。1915年后曾在沪江大学、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就读。191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历史、政治。1920年获硕士学位,转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模仿英国唯美诗派。1927年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授。1923年发起成立文学团体新月社。1924年曾随印度诗人泰戈尔漫游欧洲。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新月》 月刊,并任 《新月》总编辑。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诗作多为抒情诗,善用细腻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章法整饬,讲究意境和形象,语言自然、优美,具有清莹流丽的情致,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所作散文想像丰富、文笔亲切,风格绮丽。主要作品有诗集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 《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爱眉小札》,小说集 《轮盘》,并有译著多种。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又名徐章垿。生于浙江海宁县一富商家庭。1918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20年转入英国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1922年回国后,参与组建新月社,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并任教于北京大学等校。诗作大多形式新颖灵活,内容积极健康。《太平景象》、《先生! 先生》、《为要寻一颗明星》等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诅咒封建军阀的残暴,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憧憬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思想,1925年辑为诗集《志摩的诗》。同年10月接编《晨报副刊》,次年与闻一多创办《晨报·诗镌》,他们提倡的新诗格律化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1927年与胡适等筹办新月书店,并在上海、南京等地几所大学执教。同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艺术表现有所提高,但多流露出资产阶级理想破灭后的颓唐情绪。1928年至1931年,先后与人创办《新月》、《诗刊》等刊物。其间写有《猛虎集》(1931)和《云游》(1932)等诗集,技巧虽较圆熟,但形式趋向唯美,情调感伤颓废,仅个别诗作如《再别康桥》等,格调清新,意境优美。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去北平途中死于空难。他以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为新诗发展作出了贡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