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官中执掌鼓、金、旗的三种官职。《管子·兵法》:“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 三官民间所敬之神。又称 “三元”、“三官大帝”、“三元大帝”。旧时在民间有较大影响的道教神。究其源,虽非日月星辰之神,但显然源自原始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东汉早期道教吸收了传统的民间信仰,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之大神,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东汉末年,张角曾作三官书为人治病。随着道教的发展,三官被封为赐福紫微大帝、赦罪清虚大帝、解厄洞阴大帝,其影响亦逐渐深入人心,不仅掌人间祸福,而且主鬼神之升转。其来源亦被附于多种神奇的传说:一说起源于金、水、土三气。一说乃周幽王的三位谏臣唐宏、葛雍、周武,死后为神,号“天门三将军”。一说乃元始天尊从口中吐出,后降人间,即尧、舜、禹三位君主,后世封三官大帝。一说为陈子祷与龙王三女所生,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故又称“三元大帝”。尽管来历说法不一,但其职掌仍为主人间祸福、鬼神迁转,且分工更加明确。凡求功名富贵、延年益寿者拜天官赐福紫微大帝,求免罪者则拜地官赦罪清虚大帝,欲消灾免祸者则拜水官解厄洞阴大帝。唐朝规定,在三元大帝神诞的三元节,各断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宋代规定在三元节停止对死罪犯人的审讯和执行。清代各地更是广建三官庙、三官殿、三官堂,以供奉三官神。由于天官被封为赐福紫微大帝,因而在民间最受欢迎,至近代,民间遂以天官为福神,与禄、寿并列,合称福禄寿三星,至农历新年于室中挂三星图。亦有将天官充当财神或门神者,均为邀福之意。 三官沈阳太清宫内有三官殿,供奉之。亦称 “三元”,是道教所奉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东汉时,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为病者请祷祛病。后道教又以三官配三元,谓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三官瑶族道教崇奉之神祗。即天、地、水三官。相传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为师公做法事时请得较多的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