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无善恶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性无善恶论

战国告子的人性论。《孟子·告子上》:“性无善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生来不具有道德属性,善恶由后天修养形成。


性无善恶论

中国战国时老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认为:1.“食色,性也”,“生之为性”,性是人生存、生殖的欲望和本能;2.“性无善无不善”,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3.性如同急流,“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善恶是后天形成的。

性无善恶论

战国时期告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即人生来具有的自然本能。告子又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同上)对于孟子以仁义为人性所固有的论点,告子反驳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杞柳”为自然,“杯棬”系人为,二者不能等同;“性”与“仁义”,亦有自然与人为的差别。既以“自然”为性,故无善与不善可言。告子的观点和孟子的观点都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