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技术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技术美学主要研究近代工业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审美规律,是一门新兴的美学分支学科。它所研究的是物质文化领域的美学问题,是一门由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融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在研究技术领域中有关美的问题的同时,研究人的周围环境中的劳动成果的审美改造。技术美学具有相对独立性,直接同艺术设计实践和现代工业生产相联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劳动生产中的美学问题;劳动产品的总体设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需求,要求人们从主体性的高度重新认识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的关系,使技术美在物质生活中具有日益突出的作用。技术美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物质产品的审美创造,提高产品、服装和环境设计的美学水准,而且有助于对人的审美塑造。 技术美学Jishu meixue从美学和技术相结合的角度,把美学应用于技术领域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人在一切生产劳动过程中,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技术领域中有关美的问题。由于它最初主要局限于解决工业生产中的美的问题,因而人们又称它为“工业美学”、“生产美学”与“劳动美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目前已经渗透到建筑、商业、农业、外贸、运输、管理、服务、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医学以及其它科学研究领域,并被广泛地运用。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一位设计师和艺术家佩特尔·图奇内正式提出使用“技术美学”这一名称。 技术美学美学的分支。从属于“生活美学”。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用于工业生产,又称“生产美学”或“劳动美学”,后扩大用于运输、商业、外贸、农业、服务等行业。主要研究生产活动中的美学问题,包括劳动生产过程本身及产品技术设计的审美规律和要求等。核心范畴是技术美或功能美。作为同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相适应的边缘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技术美学研究劳动中的美学问题和劳动产品的艺术设计的美学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从属于生活美学。随本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而产生。技术美学的中心课题,是研究从审美方面如何有助于提高劳动经济效益问题,它所涵盖的范围,是物质产品创造中,在设计生产工业制品的同时考虑到其实用、方便、耐用以及产品的外在形式令人赏心悦目的特点。其基本内容为工业品的艺术设计。技术美学的作用是用以指导发明家、设计师、工程师、工艺师、艺术家去运用多门学科技术与多门艺术,在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中,美化人们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美化各种产品及装璜、包装等。19世纪英国的工艺美术家威廉·莫里斯(1834—1896)是技术美学的先驱者。1904年法国美学家保·苏利约在《合理的美》一书中主张将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融合起来。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格罗皮尔斯发展了这种美学思想。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现代的技术学科,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诞生。20世纪50年代,捷克设计师佩特尔·图内奇提出了“技术美学”这一名称。 我国对技术美学的研究和应用刚刚开始。 技术美学研究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领域里审美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实用美学学科,也称工业美学、生产美学或劳动美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此后,许多国家陆续建立起有关技术美学的组织,国际技术美学协会也于1957年宣告成立。主要研究内容有: 1.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美学问题。包括生产环境中美的因素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影响、生产主体的审美观念和水平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等。2.劳动产品的艺术设计问题。诸如艺术造型、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标准化与多样化、科学性与流行性以及现代艺术设计的性质、方法、评价等一系列美学理论和实践问题。技术美学在我国还研究得较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