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支气管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支气管炎zhiqiguanyan支气管粘膜的炎症,常继发于上感之后,也可以是一些急性传染病(麻疹、百日咳、白喉、猩红热等)的临床表现之一。气管、支气管相连,往往同时受累,故又称气管、支气管炎。引起上感的病因均可导致支气管炎。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的患儿更易发病。起病可急可缓,多先有上感症状,初为干咳,以后分泌物逐渐增多,咳有痰声(小儿多为嗓子呼噜)。重者可发热39℃左右,甚至达40℃。婴幼儿可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程可持续7~10天,有的迁延2~3周,甚至反反复复,可发展为肺炎。诊断除依靠临床表现还要结合肺部听诊、X线检查。护理:注意合理饮食、休息。调整室内温度、湿度。婴幼儿痰多者需勤变换体位,轻轻拍背,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咳剧者可给适当镇咳祛痰药,但不能用成人的止咳药。疑为细菌感染者,可用抗生素。 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炎性病变。由病毒、细菌、过敏和有害气体刺激引起。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咳嗽、咳痰、气喘为主要表现,慢性易并发肺气肿。急性期用止咳、祛痰、平喘药和抗菌素治疗;慢性期加用免疫增强药物。戒烟有助于治疗。 支气管炎常因细菌与病毒混合致病,往往是初患感冒或上感未及时治疗使病变向气管深部发展,急性期可以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剧烈,并咳白色粘液或黄脓痰,重者伴有气憋呼吸困难。病程2~4周左右。老年人患急性支气管炎应积极治疗,因本身抵抗力较低,需要使用消炎药如肌注青霉素及链霉素,更进一步选用抗生素则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配服祛痰药,不可服用止咳镇咳药(如可待因),咳嗽被抑制反而不利于痰的排出。气憋重时可以用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硷)但应避免使用含有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制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