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则文论。南宋陈骙(1128—1203)撰。二卷。骙字叔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官至枢密事兼参知政事,因触犯权贵韩侂胄被贬职。著有《南宋馆阁录》十卷。此编为我国早期修辞专著。重在研究六经诸子之文章句法,“准经立制”;分门别类,概括修辞方法。分类虽略嫌烦琐,议论亦觉肤浅,然不拘常格、不落俗套。讨论文章颇重写作技巧,尤重简约、含蓄与形象性。有元至正十九年(1359)陶宗仪刊本,明弘治二年(1489)山阴陈哲刊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一九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明辉校点本。 文则理论批评专著。二卷。南宋陈骙撰。陈骙(1128—1203),字叔进,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绍兴中举进士第一。初为地方官员,后入京为吏部侍郎,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为人正直敢言,因触犯权贵被贬官,卒谥文简。 《文则》南宋陈骙著。宋人现存最早的谈文专书。所论属于语法修辞,与创作、鉴赏也有某种联系。作者的繁简论上承前人主简说,论述颇为严密,辩证:“且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言以载事,文以著言,则文贵其简也。文简而理周,斯得其简也。读之疑有阙焉,非简也,疏也。”将“文简”与“理周”(说理周密)并举,划清“简”与“疏”(粗疏)的界限,是作者的创见。对叙事散文的语言,作者提倡含蓄的风格:“文之作也,以载事为难;事之载也,以蓄意为工。”他赞扬古籍中“意自蓄其中”的叙事文字,批评“意随语竭,不容致思”的文字。作者对助辞、倒言、比喻、引证、接踵体、交错体、经传文法、韩文文法等作了相当细致的研究,其中有的还带有开创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散文语言的一种规范,对散文创作经验的一项总结。 《文则》古代写作学著作。宋人陈骙著。中国最早的一部研究辞章学的专著。齐梁刘勰虽在《文心雕龙》中提出过文法修辞等若干问题,但不是成系统的专著。成书于孝宗乾道六年(1170)。此书以六经诸子文为范例,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项,计62条,探讨了诗文写作的一般性原则,对修辞和炼句的方法,以及不同文体的风格特征均有独到阐述。清《四库提要》谓“其所标举,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固不必以定法泥此书,亦不必以定法病此书”。书中择用的书证多为古文范例。采用阐解和例析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读者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故后代研究辞章学著作也多仿此方式。书中论述有不少精辟之处,例如文章“长短有法”须因表情达意之需要而定,从“文道统一”的传统观点出发,提出“辞以意为主,故辞有缓有急,有轻有重,皆生乎意也”;在辞语运用上,反对滥用古语“撰叙今事”,认为语言因时代变迁而异,主张使用民间之“通语”、“浅语”、“常语”;提出比喻十法(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后人所称明喻、暗喻、借喻等均滥觞于此。此书今刊本多以清《台州丛书》重刊《文则》为底本,校以元代陶宗仪刻本、明代陈哲刻本(又称弘治本)、《宝颜堂秘笈本》等。元代高耻传撰《群书钩玄十二卷》中附有此书,并作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有刘明晖校点本。书日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有刘彦成注译本。 文则二卷。宋陈骙 (1128—1203)撰。陈骙生平详见《南宋馆阁录》辞目。据《太平御览》引挚虞《文章流别论》称:“文章句法,推本六经,兹其权舆也。”刘知几《史通》特出 《摸拟》一篇,于貌同心异、貌异心同辨析特精,是又不以句法求六经。陈骙此书卷首有南宋乾道六年(1170)自序。分上、下二卷,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目,共六十二则。书中力主“发于自然”,“以意为主”,“辞有缓有急,有轻有重,皆生乎意”,对 “搜摘古语,撰叙公事”则予以反对。要 “理周”与 “文简”统一,并 “以蓄意为工”。但要 “言简而不疏,旨深而不晦”。文要 “上下相接,若继踵然”和“数人行事”。对章法曰,“载事之文,有上下同日之法”,“载言之文,又有答问”。所论章法修辞是本书较有价值的。认为“文有助辞,犹礼之有傧,乐之有相也。礼无傧不行,乐无相不偕,文无助则不顺”。指出 “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和“诗人之用助辞,辞必多用韵”效果不一。还论及了 “重复”、“对偶”、“倒语”、“病辞”、“疑辞”、“比喻”等。其尤重“比喻”,称“易之有家,以层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要 “博采经传”,列举了 “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本书自明、清以来有多种刊本流传,后《丛书集成初编》亦曾据《宝颜堂秘笈》本收入。有明南临刊本、《唐宋丛书》本、《秘笈》本、《格致丛书》本、《台州丛书》本、《文学津梁》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文则》校点本,与 《文章经义》 合刊为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