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族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族规族规又称族训、族约、宗规、宗约、家规、家训、家礼、家范、祠规等等,是家族的法律,起着维护封建秩序的作用,对族众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族长根据族规行使权力。中国古代社会,不同宗族由于传统、经历、地域、势力等种种差异,所立族规各有特色。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❶强调尊崇君权,履行对封建国家的义务。许多族规都把明清皇帝的劝民谕旨放在正文之前,并有定期召集族众在祠堂 “讲圣谕”的规定,以示尊君;而交纳赋税则是履行封建国家的义务。 族规维护宗族制度的条规。广西昭平县的壮族各姓氏都定有宗族条规,其内容大致有如下几条:第一,同姓不通婚,同族不通奸。第二,互相照顾鳏寡孤独。第三,某家无子嗣,要先在近亲房内选人继承。第四,无嗣继承的产业,由同房诸家共同处理。第五,卖田地山林,先通房内,后通家族,倘无人承买,才得外卖。第六,房内族内有人去世,房兄弟要全力维持办丧事,晚辈都要带孝。第七,凡同房某家有婚丧大事,所需钱粮等费用,各家有借助义务,不得索取利息。第八,家族中某户之间发生矛盾,如因田地山林争执或其他权利关系纠纷等,应先请族内长者共同协商调解。第九,异族欺侮侵凌,族人应团结反抗。第十,凡遇盗贼劫抢,不分姓氏,都要闻讯即动,追歼盗贼。族规随时代和形势修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