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日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32 日晷

古代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天文仪器,亦称“日规”。“晷”的古义便是太阳的影子。日晷起源于圭表,明末流行于世。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是一个刻有时刻线的盘,盘中央有一与盘面垂直或斜交的晷针。按盘面的安装方向可以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垂直于地平面)、斜晷(晷面置于任何方向)等种类。现存北京故宫泰和殿前的清朝日晷是赤道日晷,盘面斜立于基座上,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两面的四周均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与现在一日24小时相符,晷针指向南北极,它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纬度。晷针的影子随太阳的运行而移动,针影在晷盘上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时刻,在正下方时为正午时刻。


036 日晷

中国古代计时器。面上一圈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一时辰划分为两小时,一昼夜二十四个小时,与现代钟表计时单位基本相符。表现了我国古代先进的计时技术。

日晷Rigui

古代利用一根表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在一日内的变化来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一个刻有时刻的圆盘和一根通过中央点,与盘垂直的晷针组成。这样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从太阳的影子得到时刻的读数。日晷有多种形式,按其晷面安置的方向可以分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和斜晷等。晷面也不尽相同。可制成半球面形,晷针顶点处于球心,叫球面日晷。如果在晷面上,按当地的地理纬度和节气刻有节气日晷线,就叫节气日晷。

日晷

又称“日规”。“晷”字的古意为太阳的影子。古代利用日影定时刻的一种仪器。由刻有时刻线的晷面和垂直晷面的晷针组成。


日晷

又称“日规”。古代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一种仪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7: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