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晁公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晁公武约1105—1180宋藏书家、目录学家。字子止,山东巨野(一说河南清丰)人。官至吏部侍郎。有《郡斋读书志》,被誉为“私家目录之璧”。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有《训估传》、《石经考异》等著作。参见“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生卒年不详南宋学者、藏书家、目录学家。字子止。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世居开封昭德坊,因称“昭继先生”。绍兴进士。靖康中避兵入蜀。历任四川总领、财赋司干办公事,知恭州、荣州、合州,利州路安抚使,四川安抚制置使等。乾道中,为临安少尹。自七世祖晁迥以后,都喜藏书。至公武,合累世藏书共有24500余卷。经其校雠舛误,撮论大旨,编成《郡斋读书志》,为宋代有名的提要书目。思想倾向于心学,肯定西汉扬雄、北宋司马光所说的“潜虚”为天地万物之根本。说“潜虚是五行为本,五五相乘,为二十五,两之为五十,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然其辞有缺者,盖未成也”。 晁公武南宋版本目录学家。字子止,钜野(今巨野)人。靖康间(1126年)避难入蜀。绍兴初举进士第,为四川转运使井度属官,总领四川宣抚司钱所,主管文字。绍兴十七年(1147年)以左朝奉朗通判潼川府,历知恭、合二州。后以敷文阁直学士迁左朝议大夫,除临安少尹,累官吏部侍郎。晚年卜居嘉定卒。其祖晁迥在开封时居昭德坊,后世子孙沿用此称,公武被世人称为“昭德先生”。一生博闻强记,通训诂,精校勘目录之学。自其七世祖晁迥以后,都喜藏书。至公武又受南阳井度赠书50箧,合旧藏累至24500余卷。自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躬自校雠,每完成一种即写出读书心得,并附人不少遗闻佚事作考证资料,编成《郡斋读书志》*20卷,为宋时著名目录提要,后世学者考证宋室以前经籍版本源流,多以此书为据。另著有《易诂训传》18卷、《尚书诂训传》46卷、《毛诗诂训传》20卷、《春秋诂训传》30卷、《稽古后录》35卷、《昭德堂稿》卷,均不传。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