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朋党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朋党论》宋欧阳修。作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作者担任谏官时。本文为进呈仁宗之作。它提出了“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的中心论点,阐述了“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大治”的深刻道理。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剀切,气势旺盛。开篇道明论点,继之以常理论述“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的道理,紧接着又用大量史实从纵横两个方面反复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君主任用“君子之朋”还是“小人之朋”的道理,最后得出“为人君者,可以鉴矣”的无可辩驳的结论。作品博引旁征,层层剖析,曲尽其意,无懈可击。对比手法与排比句式的娴熟运用,使文章气脉连贯,易于启悟。但作者视黄巾军为“贼”,则是阶级的偏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