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有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85 朱有燉1379—1439

明初杂剧作家。号诚斋,亦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等。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的长子。洪熙元年(1425)袭封,死后谥宪王,故后世习称“周宪王”。作杂剧31种,俱存。可以分为三类。❶“庆贺剧”,如《神后山秋狝得驺虞》等,为点缀升平、歌功颂德之作;
❷“度脱剧”,如《东华仙度脱十长生》之类,宣扬神仙迷信,表现无心世事;
❸“节义剧”,如《清河县继母大贤》等,宣传封建道德,传播封建意识。在艺术上有一定的成就,如文词本色,音律谐和,冷场与热场相济相亲,南北合套,改定场诗为定场词等,都是他的长处。

朱有燉1379—1439

明初杂剧作家。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子、全阳翁、全阳道人、全阳老人、老狂生。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棣的长子,洪熙元年(1425年)袭封周王,死后谥宪王。朱有燉著有杂剧三十一种,总称《诚斋乐府》。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点缀升平、歌功颂德的“庆贺剧”,如《洛阳风月牡丹仙》等;第二类是宣传宗教迷信的“度脱剧”,如《东华山三度十长生》;第三类是表彰妇女恪守贞节,宣扬封建伦理观念的“节义剧”,如《刘盼春守志香囊怨》; 第四类是“水浒剧”,有《豹子和尚自还俗》等。朱有燉的杂剧在体制上打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本加一人主唱的成法,出现了合唱、轮唱、对唱等形式。他的剧作曲词流畅,音律合谐,便于演出。

朱有燉1379~1439

明代戏曲作家,诗文作家。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子、全阳翁、全阳道人、全阳老人、老狂生。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周定王长子。洪熙元年 (1425)袭封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他勤学好古,工书法,曾集古代名迹10卷,手自临摹,勒石,名为 《东书堂集古法帖》。他也能诗文,通音律,尤善词曲,所作杂剧、散曲甚丰,是位较有文学修养的藩王。
朱有燉著有杂剧31种,总名 《诚斋乐府》,均存。其中有点缀升平、歌功颂德的“庆贺剧”,有宣扬道家思想的“度脱剧”,有表彰妇女恪守贞节,宣扬封建伦理观念的 “节义剧”,还有水浒剧等,一般认为其水浒剧写得较好,对梁山好汉除暴安良、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描写也还生动,但对其反抗性格却有歪曲、诬蔑之处。
朱有燉在杂剧创作上打破了元代杂剧四折一本、生或旦独唱的惯例,创造了合唱、对唱、轮唱、南北曲合套的新唱法,为南杂剧和明代中叶短杂剧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他的剧作曲词流畅,音律合谐,便于舞台演出,这些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其诗文集有《诚斋集》、《诚斋新录》、《诚斋遗稿》、《诚斋词》等,另有散曲集也名《诚斋乐府》(二卷)仍存,但内容陈腐,套语较多,成就远不如其杂剧。钱谦益《历朝诗集》评其诗“风华和婉”,沨沨乎盛世之音,很能说明其诗的特点。

朱有燉1379~1439

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等。朱元璋孙,朱橚子。袭封父职,谥号“宪”,世称“周宪王”。博学善书,通晓音律,专于填词作诗,以写杂剧最为著名。所作杂剧有《牡丹品》、《八仙庆寿》、《小桃红》、《烟花梦》、《团园梦》、 《豹子和尚》等31种,总名《诚斋乐府》,被推为明代第一杂剧作家。另著有《诚斋牡丹百咏》、《诚斋梅花百咏》、《诚斋玉堂春百咏》、《诚斋录》、《诚斋新录》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