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赶年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赶年集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人们购买年货的习俗。也叫“办年货”、“年市”。入腊月 ,城乡圩镇年货堆积如山。《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汴京街景:“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夕夜用”。《清嘉录》载清朝苏州集市;“年夜以来,市肆贩置南北杂货,备居民岁晚人事之需,俗称‘六十日头店’熟食铺、豚蹄鸡鸭,较常货买有加,纸马香烛铺颅印路头财马、纸糊元宝缎、多浇巨蜡、束名香。街坊吟卖篝镫草,挂锭灶牌灶帘。及箪瓢箕帚竹筐、磁器缶器、鲜鱼果蔬诸品不绝。锻磨磨刀杀鸡诸色工人,亦应时而出,喧于城市。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术、辟瘟丹之属,馈于主顾家,总谓之‘年市’。”过了腊八,人们争先到香烛铺订购祭天用的“香斗”和“子午香”,敬神用的“大双包”、“小双包”、祭祖用的藏香、檀香和芸香。并“请”回全份神奠儿。继而购买除夕夜祭祀所用的“蜜供”、五色干果、门神、年画、桃符、蜡烛、金银纸及其他各种器用。近年来,农贸市场遍及城镇乡村,人们纷纷前往售货购物,形成了春节前的盛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