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权德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权德舆759—818

唐大臣。字载之,天水略阳 (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人。少以文章著称儒间,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贞元八年(792 ),迁起居舍人。德舆善辩论,累上书开陈古今本末,其言多切中时弊。宪宗元和初,历任兵部侍郎,迁太常卿,转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事贬官留守东都。后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不久因病乞还,卒于道。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童蒙集》10卷,文集50卷,《制集》50卷。今存清人编《权载之文集》50卷。《全唐文》编其文为27卷; 《全唐诗》编其诗为10卷。

权德舆759—818

唐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字载之。初辟使府,德宗闻其才,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户、兵、吏部侍郎,累上书直言,多被采纳。自贞元十八年(802)至二十一年,三次司礼部贡举,致力于为时求人,抑浮华,择才艺,在高郢调整进士录取标准的基础上,做到了完全以对策好坏作为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所选士后多为公卿、宰相。元和五年(810),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为政宽和,知人善任。一生好学,手不释卷。有《权文公集》传世。

权德舆759——818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自幼以文章闻名。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进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后拜侍郎。宪宗元和五年(810)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年拜相。复守本官,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十三年(818)以病乞还,卒谥文。权德舆博览群书,著述特盛,能赋诗,工古调,乐府多情致。文章儒雅含蓄而又气势恢宏,独具一格。有《权载之文集》50卷。

权德舆(759—818 年)

字载之,唐天水略阳县第七沟(今秦安县王尹乡)人。其家世源远,自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数代为宦。父亲权皋,曾为安禄山的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当机立断,以逃离叛逆的义勇行为而受到时人的称赞。权德舆自幼聪明好学, “三岁知辨四声,四岁能为诗”。15 岁即著文数百篇,声名远扬。曾任江西观察使兼判官,迁监察御史。贞元八年(792 年),杜佑、裴胄推荐其为太常博士,“朝士以得人相爱”,转左补阙。当时关东、淮南、浙西 20 余州县发生大水,毁坏良田和房屋,他立即建议德宗皇帝派遣能干的使臣赶赴灾区,救济灾民。贞元十年(794 年),权德舆转起居舍人。贞元十八年(802 年),任中书舍人典贡士,后拜礼部侍郎,转兵、户、吏三曹侍郎、太子宾客,迁太常卿。此期间,大力选拔人才,主张“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曾三次典士举,凡“举士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既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他发现和造就了不少有用人才。在治理国家方面,权德舆主张德治和法治并用,对有不法行为的贪官污吏坚决严惩。始终认为“民为邦本”, “天下理在百姓安,百姓安在赋税减,赋税减在经费省”。对人民的疾苦,倍加关注。贞元十九年(803 年),自春至夏及秋,关中大旱,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德宗反祈于宗庙,祷于天地,忙于求雨而滴雨未降。权德舆见此情景,十分焦灼,大声疾呼,再次向德宗建议,下诏各县裁留经费,把节约下来的钱物救济灾民,免除当年租赋及往年负欠,以便百姓重建家园。并谴责了当时“四方守宦,锐于上献”,剥削百姓的卑劣行为。元和五年(810 年),权德舆以“陈说谋略多中”,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元和八年(813 年),权德舆被免去宰相职务,以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授刑部尚书,出镇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因病求还,卒于途中。赠左仆射,谥曰“文”。韩愈在墓志铭中称赞“人所惮为,公勇为之;人所竟驰,公绝不窥”。著有《权载之文集》50 卷。

权德舆758~818

字载之,秦州略阳(今秦安东北)人。出身仕宦家族。自幼聪明好学,少能赋诗, 以孝闻。15岁, 已著文数百篇, 编为 《童蒙集》10卷, 名声日著。韩洄辟为从事, 试秘书省校书郎。唐贞元初,任江西观察使判官,迁监察御史,后历太常博士,转左补阙、起居舍人,兼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兵部、吏部侍郎, 迁太常卿。元和五年(810年),“以陈说谋略多中”,拜礼部尚书、平章事,与李藩同任宰相。元和八年 (813年), 免相, 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后拜太常卿,改刑部尚书。刚正不阿、秉公持正, 两次上疏反对裴延龄任度支要职,反对佞臣王锷出任宰相。“举贤选能”,受到士林极高推重。主张治理国家德、法兼用。提倡文学“有补于时”。关心人民疾苦。元和十三年(818年),因病准许回长安, 卒于道。赠左仆射, 谥曰 “文”。有《权载之文集》 50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