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柳亚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89 柳亚子1887—1958

近代诗人,南社发起人。原名慰高,字安如:更名人权,字亚庐;再更名弃疾,字亚子,后以亚子行。江苏吴江人。少年时代就具有革命思想,曾倡立南社,为早期国民党人,以后也能不断随时代而进步,抗战期间因靠近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开除,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其诗多纪史议政之作,有“诗史”之誉,反映了时代变化。在艺术上,风格豪放,歌哭无端,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毛泽东曾评其诗“慨当以慷”。亦能文,文风奔腾磅礴,感情充沛,近于 “新民体”。著作极丰,但多已散佚。今人有《柳亚子诗词选》、《磨剑室诗词集》 等。


190 柳亚子1887—1958

诗人,报刊评论家。字安茹,江苏吴江人。1902年中秀才。1903年加入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在《苏报》发表反清评论。《警钟日报》、《二十世纪大舞台》在上海创刊后,积极撰稿,进行民主革命宣传。1906年加入同盟会。同年与田桐、高天梅等合作,创办《复报》,以“发挥民族主义,传播革命思潮”为宗旨,在国内编辑后寄往日本印刷,送回国内发行,在青年中形成影响。武昌起义后与朱少屏等合作,在上海创办《警报》,自任主编,详细报道各省独立消息,欢呼民主革命的胜利。以内容充实、消息迅速准确受到读者欢迎。民国后历任上海《天铎报》、《民声报》、《太平洋报》等报主笔。通过所写时评和旧体诗词,反对军阀独裁和帝制复辟,支持孙中山三大政策、民权运动和国统区的反蒋斗争,有“今屈原”之称,为国民党左派杰出代表。晚年继续以诗词歌赞新中国。1958年病逝于北京。

柳亚子1887—1958Liu Yazi

近代诗人,爱国民主人士。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又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出身大地主家庭。初受康梁维新运动影响,早年投身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906年加入同盟会、光复会。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等创立南社。1924年加入国民党,成为坚定的国民党左派,后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柳亚子是一个政治诗人、革命诗人。他的诗批判封建统治,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讴歌革命和革命英雄,反映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他擅长写七言律诗和绝句,受龚自珍影响,诗风厚重含蓄、沉郁苍凉。写词不多,受辛弃疾、苏轼影响,多为壮词。著作编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选》。

柳亚子1887—1958Liuyazi

中国近代诗人。原名慰高,字安如; 后改名人权,字亚庐; 又改名弃疾,字亚子。笔名青兕、唐隐芝。江苏吴进人。出身大地主家庭。1902年考取秀才,1903年入上海“爱国学社”读书。曾是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成功后,他被任为临时大总统秘书。不久托病辞职返沪, 出任 《天铎》、《民声》、《太平洋》三报主笔。他也是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社长,提倡新文学与社会革命。他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 遭到通缉, 逃亡日本。1928年回国, 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等职。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具有反对旧统治、歌颂新社会的爱国精神。柳亚子的著作有: 《乘桴集》、《怀旧集》(1947年上海耕耘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柳亚子诗词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磨剑室诗词集》。此外他还编辑了《曼殊大师全集》。

柳亚子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生于1887年,卒于1958年。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定亚卢;后又改名弃疾,字亚子。曾用笔名稼轩、青兕、愤民、南史等。江苏吴江人。柳亚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就能写诗,14岁时开始发表诗作。1902年,柳亚子考中秀才,1903年,去上海爱国学社读书。1905年,与同人一起创办《复报》,而后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等人一起在苏州共同发起创办“南社”,并编辑社刊,主张民主革命,反对封建帝制,后任“南社”主任。1912年,柳亚子曾担任过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府秘书。而后担任《天铎报》主笔,《民声日报》、《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柳亚子响应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号召,开始用白话文写作。1923年,柳亚子在家乡创办《新黎明》半月刊,积极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同年,柳亚子与邵力子等人一起在上海发起成立“新南社”,与南社中的反对新文化运动分子决裂。1924年,柳亚子加入国民党。1925年,出任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委兼宣传部长。“四· 一二”政变以后,柳亚子因反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而遭迫害,被迫流亡日本。“九·一八”事变以后,与何香凝等人共同发起组织“国难救护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柳亚子来到香港,组织创建“扶余诗社”。1945年,与国民党内的爱国人士组织发起“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8年,又参加组织发起“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担任秘书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柳亚子曾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柳亚子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南社纪略》、《乘桴集》、《南游集》、《怀旧集》、《磨剑室诗集》、《磨剑室词集》、《磨剑室文集》等。柳亚子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与诗人,毛泽东曾称赞他的诗:“慨当以慷,卑视陈亮、陆游,读之使人感发兴起。”郭沫若也称他是“今屈原”。

柳亚子

即柳慰高。

柳亚子1887—1958

近代诗人。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庐;最后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年就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906年参加同盟会和光复会。与田桐等出版《复报》以配合《民报》与改良派论战。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发起成立南社于苏州虎丘,被选为书记员,后任主任。他始终是南社的骨干,以文学倡导革命。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创办《警报》,又任大总统府秘书,后又回上海主编《天铎报》,同时兼任《民声日报》、《太平洋报》文艺编辑。1923年,在其家乡主编《新黎里》月刊。同年10月,与邵力子、叶楚伧、陈望道等组织新南社。翌年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1925年任江苏省党部常委兼宣传部长。坚定的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人团结合作。1927年因反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被迫逃亡日本,翌年回国。抗战初期,因病移居上海租界。1940年去香港。1944年回重庆,并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国后,先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很重视文学的思想性,生平所作诗作在万首以上,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词作和散文创作也获得好评。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柳亚子诗词选》。

柳亚子1887~1958

近代爱国民主人士、诗人。原名慰高,字安如,易名人权,字亚卢,又易名弃疾,字亚字。江苏吴江人。初受康、梁维新运动影响,后转向民主主义革命。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和光复会。1907年与陈去病、高旭等酝酿成立“南社”,南社正式成立后曾多次选为该社主任。1924年,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逐步转向和同情、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以诗词著称于世。于诗词推崇辛弃疾、顾炎武、龚自珍,反对“同光体”拟古主张和形式主义倾向。早期作品慷慨悲壮,如热血喷洒,充满爱国激情;晚年变而为高爽豪放,多歌颂新社会光明与胜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