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柳侯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96 柳侯祠在柳州市柳侯公园内,为纪念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的祠堂。原叫罗池庙,宋代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改为今名。祠内有柳宗元及其部将铜像,历代石刻20多块,以“龙城石刻”、“荔子碑”最为珍贵。陈列的文物、史料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柳州的政绩。附近有柳侯衣冠墓、柑香亭等纪念物。 柳侯祠在柳侯公园内,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是广西现存最早的庙宇建筑。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人,被贬柳州后革除弊政陋习,蠲免债务,解放奴婢,兴办文教,深孚民心。唐穆宗长庆二年(821),百姓遵宗元“馆我于罗池”之遗嘱始建祠,名罗池庙。宋徽宗追封宗元为文惠侯后改用今名。现祠为清正七年(1729)重修,1949年以来多次整葺。祠门前有韩愈撰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主建筑为红柱丹梁三进古屋:头进置明清以来石刻、宗元生平资料、后人书画等多件;二进为中厅,有两石井,传为宗元开凿;三进正殿端坐柳宗元塑像。殿内置柳宗元手书《龙城石刻》,以及韩愈著文、苏轼书、载述柳宗元业绩的《柳州罗池庙碑》,故世人誉之为“三绝碑”,又因首句为“荔子丹兮蕉黄”,又简称“荔子碑”。祠附近有柳宗元衣冠冢、柑香亭、罗池等名胜。 柳侯祠位于广西柳州市北区柳侯公园内,是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柳宗元,唐朝贞元进士,官监察御史,因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死于柳州。柳侯祠初建于唐代长庆元年,名罗池庙,至宋代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改为柳侯祠。柳侯祠历有兴废,现存柳侯祠为清代重建,近又加整饰,已焕然一新。此祠为青瓦玉墙、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祠匾为郭沫若手笔。一进为“碑廊”,荟集明清以来石刻20余块,其中,韩愈撰文的《柳州罗池庙碑》、柳宗元的《龙城石碑》以及韩愈诗,苏轼手迹柳宗元事迹《三绝碑》更为珍贵。二进中厅置有石井两口,是柳侯提倡掘井、有德于民的证物。三进为大殿,中央塑着柳侯写字姿态的塑像。两侧嵌立着元代存留下的柳侯石刻画像。在殿堂正中的玻璃柜里,陈放着出土的“剑铭碑”。柳侯祠后,苍松翠柏之中是柳宗元衣冠墓。祠前,是景物幽静的“罗池”,为当年柳侯常往之地,池边设碑,池对面有别致的“柑香亭”。柳侯公园如今桂树成林,柑桔飘香,舞榭歌台,热闹十分。使人流连忘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