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次生盐化作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次生盐化作用secondary salinization

由于人为活动引起非盐化土壤中易溶盐积累的作用。常产生于较干旱的地区,人为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到临界深度以上,致使含盐地下水由土壤毛管孔隙上升移动,可到达土壤表层而积盐。次生盐化的途径主要有:
❶农田的灌溉、排水设施不配套,灌溉方式不当。如有灌无排,灌排渠系不分,渠道渗漏,大水漫灌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含盐地下水向土壤上层运移,造成次生盐化。
❷水旱田插花分布,水田长期淹水引起周围旱地的地下水位抬升,盐分随水上行而使土壤积盐。
❸平原水库高水位蓄水,如不建造截渗设施,会引起附近土地的地下水位升高,也招致土壤次生盐化。因此,土壤次生盐化主要发生在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的灌区。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和排水不畅的条件下,表层积盐较多,危害作物生长。在土壤利用中必须把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才能避免土壤次生盐化的产生。合理布局水利工程,灌排结合,规划土地利用和作物布局,改进耕作方式,减少地面蒸发,便可防止土壤次生盐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