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毒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毒伞dusanAmanita phalloides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科、毒伞属。也叫绿帽菌。子实体伞状,菌盖宽3~11厘米,表面具光泽,有不明显的放射状隐条纹,棕褐色、烟灰褐色、暗绿色 1、子实体 2、担孢子等,有时稍粘。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稍密。菌柄白色,圆柱形,脆,空心,光滑或有细毛,有时有花纹,基部膨大,长5~18厘米,粗0.6~2厘米。菌环白色膜质,生菌柄上部,下垂,环上有纵条纹。菌柄基部的菌托大型苞状,白色。孢子,近球形或卵圆形。产于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6~9月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极毒,含毒伞肽和毒肽,损害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等。发病慢,潜伏期数小时至1天,病死率高。经小白鼠试验,每公斤体重用干品20克的提取液腹腔注射,死亡率为60%左右。 图79 毒伞 毒伞Amanita phalloides又称“鬼笔鹅膏菌”,是层菌纲、伞菌科的一种有毒真菌。子实体呈伞形,菌盖黄绿色、橄榄色或暗灰绿色,较厚,有丝状纹,初为钟形或卵形,老熟后展平,直径3~15厘米,表面平滑或具瘤。有时稍黏。菌褶较密,白色。菌柄空心,白色,上端有残留的下垂菌环,呈白色或黄色,基部膨大,具有1个卵壳状的菌托。夏秋季常见于我国南方林中地面或田野间。极毒,不可食用。 毒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