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农民贷款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1.农民贷款银行对农民贷款始于1946年,目的是支援解放区农民发展生产。从1953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合作化,向社员贷款,用以购买车辆,耕畜,肥料和口粮。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强调农业贷款重点支持集体经济,对社员贷款从严控制。“文化大革命”期间,社员家庭副业贷款几乎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国家银行重视农民贷款,支持农民尤其是“三户”发展农业生产,并开始发放多种经营贷款和低息长期资源开发贷款(主要用于林业、牧业、渔业和人参生产)。从1985年开始,又扭转了“春借秋还冬不贷”的做法,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表2-2-5)。 表2-2-5 1953—1990年农民贷款 单位:万元
(续)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