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牛shuiniuBubalus bubalus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反刍家畜。躯体粗壮,身短腹大,一般重达500公斤。被毛稀疏,体多呈灰黑色,少数为白色或芦色。角粗大而扁,向后方弯曲。皮厚,汗腺极不发达,天热时喜浸水散热。怕冷。腿短蹄大,适于水田耕作。役力、泌乳量和耐粗性都比黄牛高。乳脂率8%左右,乳脂白色。肉质较粗,在国外多作乳用和肉用。性情温顺,容易调教,挽力大,为我国南方各省水稻地区的重要役畜。虽动作较慢,但能持久。抗病力强,耐粗饲,便于饲养,现已逐渐向北分布。我国驯养水牛历史悠久,长江下游在6000年前已驯养水牛。中国水牛是亚洲野生水牛的一种,整个驯化过程是在我国境内进行,而不是从印度驯化后引进的。全世界有水牛14000万头以上,我国约有近2000万头,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以广东数量最多,广西次之,云南居第三位。 图462 水牛 水牛哺乳纲、牛科。分沼泽型和江河型。中国和东南亚一带水牛属沼泽型,如海子水牛、滨湖水牛等。印度的摩拉水牛、巴基斯坦的尼里水牛、瑞非水牛均为江河型。体格粗壮,肌肉结实,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向后方弯曲。皮厚,汗腺不发达,热时需浸入水中散热,故名。腿短,蹄大,适于水田耕作。役力、产乳量、耐粗性和抗病力都比黄牛好。畏寒,原为南方水稻地区主要役畜,现已逐渐北移。 水牛buffaloBubalus bubalis L.,水牛属,水牛种。反刍家畜。役、乳或兼用。分为沼泽型和江河型两种。一般体格粗壮,被毛稀疏,多灰黑色。沼泽型水牛角粗大而扁呈环抱形,江河型水牛为螺旋形角。皮厚,汗腺极不发达,热时需浸水散热,故名。腿短蹄大,适于水田耕作。役力、泌乳量和耐粗性都比黄牛高,但畏寒。乳脂率8%左右,乳脂白。肉质较粗。成熟较晚,2.5~3岁后开始配种。发情周期18~35天,发情持续期2~3天,妊娠期320~330天。(见“沼泽型水牛”、“江河型水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