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上花列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海上花列传

长篇小说。 清末韩邦庆(1856—1894)撰。六十四回。邦庆字子云,号太仙,又号“花边怜侬”,亦署“大一山人”,江苏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光绪贡生,后屡试不第。曾为《申报》编辑,主编《海上奇书》文学半月刊,为首用苏州吴语方言创作小说者。是书叙赵朴斋年十七时,至上海访问母舅洪善卿,因沉溺于酒馆妓院,大困顿,被母舅劝说回乡。后又返上海,愈沦落。其母洪氏携女二宝至上海寻找,亦流连不返。久之盘费用尽,二宝沦为娼,受尽欺辱,结局极悲惨。对当时上海黑暗社会有所揭露,对反映妓女屈辱生活和遭遇亦较真实,人物多有所指。描写细致,语言传神,有“平淡而近自然”(鲁迅语)之风格。惟作者常流露欣赏嫖客生活之倾向,格调不高。最初发表于《海上奇书》半月刊。有光绪石印巾箱本、日新书局石印本、上海书局石印本等。

《海上花列传》haishanghua liezhuan

近代小说。作者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号太仙,又号花也怜侬,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上海)人。该书1894年出版,原名《花国春秋》,共64回,是一部以娼妓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全书从主人公赵朴斋到上海访舅狎妓开始,至其妹赵二宝受骗惊梦结束。所写妓女30余人,还有官僚、名士、商人、卖办等各类人物。描写以妓院为主,旁及官场、商场,反映了这一畸形社会的腐化生活和人情世态。人物大都有自己性格,描写富有真实感。形式上采用合传体,结构方式别具一格。叙述用普通话,人物语言用吴语。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为狭邪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海上花列传

近代小说。作者韩邦庆 (1856—1894),字子云,号太仙,又号花也怜侬,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上海市)人。该书出版于1894年,原名《花国春秋》,共六十四回,是一部以娼妓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全书从主人公赵朴斋到上海访舅狎妓开始,至其妹赵二宝受骗惊梦结束。所写妓女三十余人,还有官僚、名士、商人、买办等各类人物。描写以妓院为主,旁及官场、商场,反映了这一畸形社会的腐化生活和人情世态。人物大都有自己性格,描写富有真实感。形式上采用合传体,结构方式别具一格。叙述用普通话,人物语言用吴语。《海上花列传》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也是狭邪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海上花列传

又名 《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清韩邦庆 (1856—1894)撰。韩邦庆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 (今上海松江)人。自幼随父亲居于北京,后南归应科举,中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一度曾在河南官府做过幕僚。作者长期旅居上海,也曾借居妓院,对上海同光年间的妓女、官僚、商人生活十分熟悉。与《申报》编辑钱忻伯、何桂笙等人友善,常为《申报》撰稿。自己曾编辑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海上花列传》出版后不久即病逝,年仅三十九岁。留下的作品还有文言小说《太仙镘稿》等。《海上花列传》六十四回,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称其为“清狭邪小说”的压卷之作。是一部以娼妓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写农村青年赵朴斋和妹妹赵二宝来上海谋生,结果赵朴斋沉迷于青楼,不能自拔;二宝坠入风尘,沦为娼妓。书中还广泛描写了达官贵人、文人名士、商界买办、纨绔子弟、地痞流氓等人的狎妓生活以及妓女们的悲惨遭遇。内容虽以妓女生活为主,而旁及官场、商界,反映了日益殖民地化的大都市上海的社会风貌,有一定的批判现实的意义。但作者以欣赏的态度描写赵二宝的妓女生涯,削弱了作品的暴露作用。《海上花列传》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全书的结构作者自谓是从 《儒林外史》脱化而来,并使用了 “穿插藏闪”的写作技巧,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形成了合传体小说“一无雷同、一无矛盾、一无挂漏”的结构特征,较有可读性。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个性鲜明,“平淡而自然”,(鲁迅语)绝少雷同。另一特色是小说完全用吴语写成,地方色彩浓郁,堪称方言文学的一部代表作。《海上花列传》首刊于自编的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共载三十四回,未完。后光绪二十年出单行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典耀整理本,并附有“海上花列传方言简释”,较为完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