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农场耕地集中连片,隔离条件好,生产良种条件得天独厚。“八五”期间,26个农场重点建成了大麦、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油菜、甜菜等9大种子基地。并配套有9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子加工、烘干线,年加工能力3. 5万吨,99%的原良种达到国际一、二级,产品销往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发展较早的裸露越冬甜菜制种销售量占全国的25%。肉禽生产发展也较快,全垦区20万只以上的养禽基地有10个。肉鸡的年饲养量达1 500万只,其中东辛农场养殖加工能力超过700万只,分割鸡出口量占全省的85%,黄海农场的肉鸭规模达200万只,在全国都是 “大哥大”。除此之外,近几年,乳品、酒、醋、香料、羽绒服、蔬菜、精炼油、精制米等一条龙逐步壮大,形成了群龙齐舞的农垦经济新格局。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