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涝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涝池pond

在地面开挖或在洼地筑埂形成的一种小型坡面蓄水设施。又称蓄水池或陂塘。主要用以拦蓄地表径流、路洪、溪水、供人畜用水和灌溉,是低山丘陵地区防治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种工程措施。对渔业和家禽养殖业也起到一定作用。
涝池多修在村庄附近,路边、坡面浅凹地和沟头上部等水流集中的地方。要求土质坚实细密,以粘土或粘壤土为最佳。避免在地面有裂缝陷穴和地层不稳定的地方修建。
涝池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亦有矩形、锅底形、盆形等,根据地形情况,进行适当选择。涝池的来水量和蓄水容积,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观测资料设计。修建涝池宜采用半挖半填式,即将挖出的土培在池坑的周围作岸埂。岸埂分层填筑夯实。在挖土筑埂前,先清基,使岸埂与底土紧密结合。顶宽1米左右,迎水坡1:1.5~1:2.0,背水坡1:1.0~1:1.5,岸埂宜高出设计蓄水面0.5~0.7米。涝池宜设进水215口,放水口和溢洪道。为了提水方便,可设计石砌或砖砌台阶。如池水面低于地面,可安装提水设备;若涝池位置高,可在岸埂下埋设放水管,并配以木塞或小闸门。此外,在涝池周围植树,可减少池水蒸发,也起到固埂作用。若池底土质松软,须作适当的防渗处理。在石料充足的地区,池壁、池底都可用石料砌筑,既坚固耐用,又可防渗。如池底是有裂缝的基岩,应用水泥沙浆填塞。
涝池建成后应尽量避免干涸,防止池底及四周防渗层干裂破坏; 若来水量不足,应设法另辟水源引水,增加来水量; 要及时清淤,以保证涝池的蓄水容量,淤泥可用于肥田。

涝池water storage pond

又称蓄水池。在地面挖掘或在洼地筑埂形成的、用以拦蓄地面径流的小型工程设施。具有蓄水、防洪、拦沙、供水等多种功能,是中国北方丘陵地区一种抗旱和水土保持工程设施。修建地点视用途而定。供人畜用水的涝池宜建在村庄附近、地势低洼的地方;用于蓄水灌溉的涝池宜建在有常流水或集水面积较大的地方。涝池的形状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人畜引水的涝池多用石头衬砌,以保持用水的清洁卫生。

涝池

明地名。即今库车县东的大涝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