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淮海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淮海集诗文别集。北宋秦观(1O49—1100)撰。四十卷,后集六卷。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进士出身,元祐间曾任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坐党籍,累贬郴州、雷州等地。文学上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能诗文,尤以词称著,为宋词之大家。是集传本不同,卷数有异。四十卷本分为辞、赋一卷,诗十卷,文二十九卷,后集为诗四卷,文二卷。又有长短句三卷。其词多写离情别恨,善于刻画铺叙,清新婉丽,流于纤巧,为婉约派主要代表作家。其诗过岭以后,高古庄重, 自成一家。所作策论,文笔锋利,不甚含蓄。后人评其诗格不及苏轼、黄庭坚,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有《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本。另有《四部备要》本,作十七卷,后集二卷,词一卷,附清王敬之等辑撰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考证一卷。 淮海集别集。北宋秦观(号淮海居士)作。四十卷,凡辞、赋一卷,诗十卷,文二十九卷。《后集》八卷,凡诗四卷,文二卷。《长短句》三卷。有影印明刊本。清王敬之刻本为十七卷,前有《淮海先生年谱节要》。 《淮海集》40卷,后集6卷。收诗词和散文等。秦观以词著称,其文清新婉丽、运思深沉,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 《淮海集》17卷,后集2卷,补遗1卷,续补遗1卷,考证1卷。(清)王敬之等辑补遗考证。《四部备要》本。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秦观 (1049—1100)撰。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 (今江苏高邮) 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为临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由苏轼荐为太学博士,累迁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坐党籍,削职徙郴州、雷州。徽宗立,放还至藤州,卒。秦观的诗文,苏轼誉为 “有屈、宋才”,王安石亦称为 “清新似鲍 (照)谢 (朓)。”《敖陶孙诗评》谓其诗 “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文学史上以词知名,为“婉约派”正宗,其词华弱婉丽,自成一家,对周邦彦、李清照等著名词人有很深影响。其古文当时亦很有名,吕居仁曾说:“少游从东坡游,而其文字乃自学西汉。余观之,少游文格似正,所进策论,颇若刻露,不甚含蓄。若比东坡,不觉望洋而叹。然亦自成一家。”秦观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此集今本卷数多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盖由嘉靖中高邮张綖以黄瓒本及监本重为编次而成。其善本十册,有明万历间刻本,《四库全书》、《搞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和《四库丛刊》均有刊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