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1953年国民经济简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湖南1953年国民经济简况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了三大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湖南省制定《湖南省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1953年~1957年)计划纲要》。这年是湖南执行“一五”计划的头一年。“一五”期间,湖南的重点项目是年陆续开工,全省并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长沙机床厂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定型标准扦床,并大量生产扦、拉、刨、锯等系列机床。农业试办的25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与互助组也都不同程度地增产,比单干农民一般增产20%左右。同时,在农村开展水利建设和耕作制度改革。我省第一个现代化大水闸一南洞庭湖新泉寺水闸当年开工并于同年5月9日竣工开闸放水。省政府决定提高新粮收购价格和降低部分工业品的销售价格,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3.8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1亿元,农业产值23.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13亿元,支出2.08亿元,收支相抵结余2.05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亿元,全年施工项目580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的500个,新增固定资产1.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89.7%。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