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制概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建制概述分类:【地域文化】 我国壮族聚居地区,以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心,春秋之前,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时属桂林郡,少部分地区属象郡、南海、长沙、黔中郡。汉时属苍梧、翡林、合浦,部分地区属零陵、武陵、??郡。三国时属吴国。晋时属广州,部分地区属交州、湘州。隋属扬州,部分属荆州。唐属岭南道。宋改为路,属广南西路。元以后置省(其中明代为布政使司),属广西省,部分属云南、广东省。建国以后,1951年8月在龙胜建立了包括壮族、侗族、瑶族、苗族在内的各族联合自治区(县级),为壮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之始。1952年12月,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地区行署级),1956年8月按宪法规定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1958年3月,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此期间,云南省建立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先后建立了包括壮族在内的东兴各族自治县、钦北壮族自治县(后改为钦州壮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1965年7月,钦州壮族自治县划归广西,改设钦州县:东兴各族自治县也划归广西,并于1978年12月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至此,壮族地区共建立有自治区一个、自治州一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一个(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此外,还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建立清塘壮族乡,在广东省怀集县建立下帅壮族瑶族乡,在贵州省从江县建立了平正、宰河、尧贵、刚边、高武、秀塘六个壮族乡,作为壮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使壮族人民充分地享受到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